《這是我的戰爭(This War of Mine)》是由11 bit studios制作發行的一款寓意深遠的生存類游戲。故事的背景設定在一個戰火紛飛的現代世界,你需要去解救平民,努力求得生存。
【游戲介紹】
游戲中,戰爭是非常爽快刺激的,但是現實中戰爭只會給人們帶來痛苦,尤其是對于普通的平民。雖然游戲很多戰爭類型的游戲,但是幾乎看不到有作品來表現戰爭中的平民,《我的這一戰》這款游戲的出現也算是填補了這一個空缺。游戲從從另一個視角反思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從中大家也可以感受到無盡的痛苦和壓抑。
《我的這一戰》由11 Bit工作室帶來,給本作的標簽是“黑暗求生游戲”。游戲中將讓玩家控制一群戰爭中的平民,他們所在的城市正遭受圍困,食物和藥品稀缺,同時還有敵軍狙擊手和其他拾荒者的致命威脅。本作以全新的角度看待戰爭,而且故事劇情取材于真實事件。
真實的晝夜交替特性將在游戲機制中扮演關鍵要素,“在白天,狙擊手視野清晰,你無法離開避難所,所以你主要的工作是躲在建筑物立面制作物品,交易物資,照料其他幸存者。而在夜晚,你可以帶上一位同伴外出搜尋物資,確保你們繼續生存下去。”
首席設計師Michal Drozdowski表示,《我的這一戰》靈感來源于現實事件,“這樣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在你生活的城市,你的國家。在研發游戲的時候,我們偶然讀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平民在一座被圍困的城市中的生存故事。我們決定用這個理念作為核心,打造一款真實的游戲,打動人們的神經,讓他們至少停下來思考一下。游戲也和其他娛樂媒體一樣,可以探討一些嚴肅的話題。”
【游戲背景】
游戲背景設定在一個戰火連連的現代世界,游戲的視角從機甲戰士轉移到了尋找,你的目標就是去解救平民。《This War of Mine》有 FPS 的玩法,但更多的是一款驚悚的生存游戲,玩家需要根據個人的道德準則做出艱難的決策。比如,你可以嘗試從避難所救出所有的難民,你也可以只帶走一部分,剩下的平民安全也會有保障。“戰爭中,并非人人都想赴前線殺敵”,這是游戲中一句極具諷刺的口號。制作方希望通過本作向世人展示戰爭的另一面:國破家亡,流離失所。
【游戲配置】
最低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XP SP3 (32 bit) / Vista
處理器: Intel(R) Core(TM)2 Duo 2.4, AMD Athlon(TM) X2 2.8 Ghz
內存: 2 GB RAM
圖形: Geforce 9600 GS, Radeon HD4000, Shader Model 3.0, 512 MB
DirectX 版本: 9.0
聲卡: DirectX compatible
推薦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7/Windows 8
處理器: Intel(R) Core(TM)2 Quad 2.7 Ghz, AMD Phenom(TM)II X4 3 Ghz
內存: 4 GB RAM
圖形: GeForce GTX 260, Radeon HD 5770, 1024 MB, Shader Model 3.0
DirectX 版本: 9.0
聲卡: DirectX compatible
【游戲特色】
由真實事件改編
控制幸存者小隊,經營避難所
制作武器,藥品,床鋪,火爐,努力求生
你的抉擇舉足輕重,游戲不會寬容你的失誤,情感和道德令你難以抉擇
每次開始新游戲隨機生成世界和角色
炭畫風格游戲畫面凸顯游戲主題
【游戲評測】
和所有的生存游戲一樣,在《這是我的戰爭》我們的生命線維系在各種資源之上。在游戲中,構筑起了現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所有資源都變得極其稀缺,食物、飲水、藥品、工具都變得價比黃金。《這是我的戰爭》又嚴厲得仿佛高中教導主任,即便我們憑借著緊衣縮食和投機倒把將小窩打造得有聲有色,可在嚴酷的環境之下,每天是否有人餓肚子的議題往往還是需要由前一天晚上出門拾荒的運氣好不好來表決。而在這個已經傾覆了的水泥蟻巢內,并不是只有我們在掙扎求存。
《這是我的戰爭》的這一部分內容可以變得十分殘忍而丑陋。因為當你的童年玩伴身染重病、且已經三天沒有進食的時候,是否要洗劫一對手無寸鐵的老邁的夫婦就會變成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類似的困境還有是否要在醫院里盜取最后一點藥品,前提是這家醫院還在最后幾名醫生的良知與一腔熱血的堅持下勉強運行;是否要從一名神父手里搶走最后一點兒糧食,哪怕它已經剛剛被另一伙強盜洗劫過了;是否要和你的一個鄰居去打劫另一個鄰居,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們家好像囤積了不少東西”。而如果你的答案是否,結局在很多時候真的就是凍餒而死。
大家別誤會,《這是我的戰爭》并不是在丑化人性。事實上, 11 Bit工作室在顯然是站在“人性本善”這條船上的。在游戲中雖然沒有一個高高在上的力量來對你的行為作出裁決,但你的角色如果做了壞事,其內心都會受到長久的折磨,即便是沒有直接參與暴行的隊員也會在享受“染血”的食物時感到羞愧。悲傷一旦萌芽,收獲的就是抑郁,抑郁如果繼續發展下去,這個角色就會走上自殺的不歸路。在一局游戲中,暗哨隊伍中的Roman就因為殺害了一名為了保護父母而向他開槍的男子而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在喝光了我們所有本來打算用來換取食物的私釀酒后才免于自殺的厄運。
但是,游戲中的角色雖然能夠憑借外物的麻醉走出陰影,留在玩家心中的印跡恐怕就沒那么容易抹去了。失去了兒子的母親會追著你哭喊:“也帶我走吧!”被搶劫了那對老夫婦也會在你重回故地時用自己餓死在床上的干癟尸體向你發出最后的無聲控訴。《這是我的戰爭》就是用這種方式強迫你我正視造成這一切災難的罪魁禍首,它不是人性本惡的哲學命題、不是“別無選擇”的粗劣借口,而是戰爭這個概念本身,是那隱身在盔明甲亮后、藏匿在高昂軍歌中的丑惡、痛苦與無奈。
與另外一些更有來頭的生存游戲相比,《這是我的戰爭》與我們的生活更加接近,在它的世界里沒有僵尸,沒有外星人,沒有橫掃全球的瘟疫,它展示的其實是就在你讀文章的這一秒也正在世界各地發生著的戰爭的縮影。而它時刻提醒著你,就在你控制Pavle在垃圾堆里翻食物時,地球上某地的某個青年也正在隆隆炮聲的現實世界里做著同樣的事情。而他或者她,很有可能在你關閉游戲時就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
戲采用了一種鉛筆畫式的畫面設計來渲染《這是我的戰爭》那濃重得化不開的憂郁,與當代其他2.5D雙軸畫面的作品相比大抵能拿到個不錯的名次。游戲獨特的畫風不僅很好的為相對較弱的3D建模遮了丑,還讓整部作品傳達出了一種老照片式的味道,再結合上作品的名字《This War of Mine》,更是賦予了整個游戲流程某種“憶往昔”的精神氣質,隱隱的向屏幕外投射著莊重。
盡管立意深刻得一塌糊涂,在展現方式上也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但作為一款游戲的《這是我的戰爭》還是存在一處比較明顯的瑕疵。那就是除了與其他角色進行互動的內容之外,尋找補給本身這個占據了游戲絕大多數時間的內容在具體的執行過程里其實并么有多少樂趣可言,尤其是在游戲的后期很容易讓人感覺重復。加之游戲中可探索的地方并不是很多,雖然每次重開游戲場景中的事件和人物都有可能會發生變化,本作也還是缺少足夠的新要素長久的讓玩家保持新鮮感。不過話說回來,每一天都是絕望的重復或許就是在戰亂中生存的真實寫照吧。
總評
《這是我的戰爭》或許在技術上講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游戲,但它卻是一部“好”游戲,一部玩家們急需的游戲。因為就在我們眼中的戰爭已經被多年來的虛擬屠殺洗白成了毫無意義的KD與連擊獎勵的時候,《這是我的戰爭》卻用它枯瘦而冰冷的手指點在了我們那過熱的胸膛上告訴我們:當《使命召喚》真的發生時《使命召喚》時,無論旗幟下的口號喊得多么響亮,總是會有更多的人們瑟縮在廢墟之間為這場大戲扮演血淋淋的布景,卑微的看著人性與生命慢慢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