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最近看到神舞幻想的消息越來越多,真的是非常的火爆,那么小編就借題發揮,來盤點下中國古代幾大神女,如有不足可以討論。
最近看到神舞幻想的消息越來越多,真的是非常的火爆,那么小編就借題發揮,來盤點下中國古代幾大神女,如有不足可以討論。
由神舞幻想而發盤點中國古代幾大神女
--------------------------------------------------------------------------------------
文章內容來源于神舞幻想吧
[page]女魃[/page]
神女之一:女魃
姓名:女魃(ba)
別名:女妭,赤水女子獻,旱魃(待定)
身份:黃帝之女
出處:《山海經·大荒北經》
記載原文:1。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鄉(xiàng)。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妭(bá)]①。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妭],雨止,遂殺蚩尤。(魃)[妭]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妭]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2.有鐘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獻)[魃]
腦補神舞:赤地千里
簡析:嘿嘿第一個神女出來了
向咱們的小棠女神致敬。咳咳,言歸正傳。
女魃一開始在記載中出現的形象是一個青衣女子,是黃帝之女。后來被放逐道赤水之畔,而在記載中,赤水之畔有一位青衣之女名叫赤水女子獻,女魃和赤水女子獻應當是同一人。在一開始山海經中女魃和赤水女子獻擁有令人贊嘆的美貌。后人曾道“江有窈窕,水生艷濱。彼美靈獻,可以寤神。交甫喪佩,無思遠人。”
后來女魃的形象漸漸向丑陋的旱魃靠攏,大概的原因是隨著歷史的進步,自然神論的消退,人們漸漸把它丑化的緣故。再到后來,旱魃就成為一種獨特的僵尸,這和原本的神女的天差地別了。
幻想三國志2中女魃以海棠的形象出現。與應龍相知相戀,后來因身感大地濁氣,為了幫助應龍,自身承擔了濁氣,而變得丑陋不堪,最后在黃泉之畔被應龍擊殺。歷史上并沒有關于應龍女妭之間事跡的記載,所以這兩人的故事都來自幻想三國志。小棠善良,溫柔,勇敢,在轉世成為海棠之后因為旱魃肆虐失去了人民的信奉而失去所有的神力。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慘遭毀容,或許是女魃命運的輪回?后來,在黃泉奈何橋邊,代替楚歌喝下了孟婆湯,消失在黃泉之海上。。。。。。。。
軒轅劍伍三部曲中,女魃也有出現,名叫青兒也叫青魅。但在軒轅劍伍中女魃設定有所改變,女魃不再是黃帝之女,而是黃帝的愛人。她是天帝之女,為了黃帝和蚩尤的大戰私自盜取軒轅劍,因而化為旱魃之身肆虐。黃帝為了天下百姓,忍痛將天女投入山海界中,山海界中的人對天女的到來十分恐慌,因而把善良的天女分開封印。直到軒轅劍出現靈智。。。。。。
貌似都是悲劇?
接著簡析:雖然很喜歡女魃,但是不得不說,她在神舞中出場的機會很低很低。因為她是幻想三國志中的人物,神舞的設計只要符合正常人的邏輯就不會選她
然而,出來當個背景還是可以的
我腦補了屬于女魃的神舞
赤地千里。女魃于舞,一定是簡單而果斷的。哪怕海棠是歌舞雙絕,舞姿華美,但是我還是覺得女魃應該是干脆的,不拖泥帶水的。一如海棠在奈何橋前,義無反顧的決定。以舞蹈之力溝通天雷地火,簡簡單單就足以開山裂石。舉手投足間就能讓滄海覆滅,大地干涸的神舞,必須以自身為代價才能發動的神舞-赤地千里。就是我幫女妭腦補的神舞
神女之二:巫山神女
姓名:巫山神女
別名:瑤姬,姚姬,陽臺女、巫娥
職業:妙用真人,巫山云雨之神
身份:炎帝之女,一說為王母之女
出處:《高唐賦》,《神女賦》
記載原文:玉(宋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
神女賦有點長,又是一堆看不懂的,這里就不予復制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
登場作品:古劍奇譚2·阿阮(露草)
腦補神舞:剎那芳華
簡析:巫山神女最大特點就一個字,美。
我還記得有人在評論古劍二電視劇的就說,演阿阮的沒有別的要求,就一個字,美。
巫山神女本身就是極美的,神女賦用整整一篇文章描述了她的美貌。后來很多關于神女的記載都有神女賦的影子在里面。關于巫山神女,古代有兩種說法,主流的當然是炎帝之女這一說法,也就是神農之女。
關于這方面的傳說大抵如此:
炎帝的女兒瑤姬是姐妹群里最美麗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紅色的夢。
常言道天嫉紅顏,佳人薄命,姑娘無端地竟纏綿床塌,患起那無名的絕癥,炎帝雖是醫藥之神,但藥能醫病,不能醫命,姑娘終于香消玉殞。
她的尸身葬在巫山南坡,香魂飄到姑瑤山化作芬芳的瑤草。瑤草花色嫩黃,葉子雙生,結的果實似菟絲。女子若服食了瑤草果,便會變得明艷漂亮,惹人喜歡。
據說,瑤草在姑瑤山上,晝吸日精,夜納月華,若干年后,修煉成巫山神女,芳名瑤姬。
這里的瑤草和古劍二的露草是同一種草吧。
后來她還幫助大禹治水(傳說中的),千年之后,又入夢楚懷王。楚懷王一見就驚為天人,然而夢醒之后,神女卻是無影無蹤。
簡析:巫山神女在記載中性格上的特點就是大膽求愛。不受封建禮教的約束。
像我們的阿阮雖然不盡如這般,但多多少少也有此特點。
巫山也被作為感情的一種象征。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不過鑒于古二已經采用了阿阮這個設定,神舞中應該也不會采用。
古劍中的巫山神女是神農以昭明劍心所制。天性純真爛漫,卻因為與司幽的感情糾葛導致劍心潰散最終死去。而后葬于巫山,不知多少年后,神女身畔的露草化形,于巫山遇見謝衣,被取名”阿阮“。
看得出來這里的巫山神女基本是遵守古代傳說的,只不過少了份成熟性感,多了份天真無邪。
腦補的神舞為剎那芳華。巫山神女的一生是驚艷而短暫的,她入了楚王的夢里,也是一瞬間的事。剎那芳華,裙袖共舞,溝通天地靈力,在短暫的一瞬中爆發出絕美的生機與力量。
另一種傳說:我就放著讓大家看看,這個是搬運來的
神女瑤姬,是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個女兒,她心地純潔,美麗動人。王母娘娘特別疼愛,把她視作自己的掌上明珠。可是,瑤姬偏偏人小心大,多思好動,就像云中的雁,關不住。她嫌屋里悶,常悄悄出門,到那瑤池旁去賞荷花,攀上蟠桃樹去摘星星,有時候,還偷偷在天河里戲水呢。這些事傳到了王母娘娘耳朵里。王母娘娘就想勸阻一下女兒,可又不知道怎么開口,說輕了,她會嬉皮笑臉;說重了,又于心不忍。
一天,王母娘娘心里煩,就出南天門來散心,恰好碰上瑤姬正撥開白云朝下邊望哩。王母娘娘一見,氣得火冒三丈訓斥道:“天上任你玩,也就算了,怎么看起下界來,那會污了你的眼,別看!”
瑤姬不信,瞪起大眼,指著下邊自由翱翔的白鶴說:“這鶴潔白如玉,天上哪有?我要像它一樣,到處飛,到處走,看看下界到底是什么樣子?”
王母娘娘見她動了凡心,更火了,大聲喝斥道:“不要胡思亂想,快回禁宮去!”
瑤姬從沒見過媽媽發這么大脾氣,既委屈,又不服氣,她橫下心,撥開白云就準備往下跳。王母娘娘急忙伸手把她拉住,強壓住火氣,將冷臉換成熱臉,開導說:“下界苦海無邊,你是金枝玉葉,千萬下去不得!”
瑤姬越發覺得稀奇,就干脆坐到云頭上,朝下細看,果然看見人們大多是住的茅屋,吃的糠菜,衣衫襤褸。她嘆氣說:“是真苦啊!”
王母娘娘一聽,暗暗高興,趁熱打鐵道:“還是天上好,有吃不完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綾羅綢緞……”
不料王母娘娘越說,瑤姬卻越覺得刺耳;王母娘娘越比,瑤姬越不好過。她一狠心,拿定了主意:到下界去!王母娘娘扭她不過,心想:男大當娶,女大當嫁,也許是想去找女婿哩,不妨將計就計。于是,就囑咐女兒到東海龍宮去走一趟。
東海龍王早就打過瑤姬的主意,也向王母娘娘求過婚。只是當時瑤姬還小,沒有說定。眼下見她來作客,格外殷勤。
東海龍王陪著瑤姬進龍宮,走到哪里,哪里的海水就向兩邊分開,成了水晶巷子,通明透亮,看得見里邊的魚蝦游來游去,水草輕輕的擺動;還有各種珊瑚、貝殼,把瑤姬的眼睛都看花了。進了后宮,她覺得格外亮,原來到處掛著夜明珠,一串串,一溜溜,小的像星星,大的像月亮。東海龍王請瑤姬坐進黃金交椅,讓人把瓊漿玉液放在瑪瑙桌上。他親自斟酒,恭恭敬敬地說:“為仙女接風,請!請!”
瑤姬見座上再沒有別人,心里怦怦直跳。東海龍王暗暗靠攏她,獻殷勤地說:“門當戶對,美女少年,天生的一對兒。王母娘娘讓你來,不是明明有意嗎?”
瑤姬一聽,臉“刷”地紅了,曉得是中了圈套,一氣之下,離開了龍宮,連天上也不回去了,直奔人間。
她來到巫山下,碰上很多的人,拄著討飯棍,提著破竹籃,挽著老的,背著小的,哭哭啼啼,往外逃難正想上前打聽,忽見上空烏云滾滾,有十二條孽龍正在興風作浪。它們一瞪眼,就是一道閃電,使人的眼睛發花,站不住腳;一聲吼叫,就是一聲炸雷,使房倒屋塌,村莊成了廢墟;一個翻身,就是一陣大暴雨,使山洪暴發,淹沒了田地,打翻了行船。瑤姬看著,心想:這不都是東海龍王的屬下嗎?怎么能這樣猖狂,隨便害人!
瑤姬趕緊駕云,靠近那些孽龍,好言好語,勸說它們回東海里去。
孽龍聽到空中有說話的聲音,抬頭一看,只見白云馱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姑娘。它們說:“黃毛丫頭,你懂啥,別多嘴!我們高興怎么玩,就怎么玩,礙你的什么事?”一邊說,一邊鬧騰得更兇了。
瑤姬再也忍不住了,從頭上輕輕拔下了一支碧玉簪,朝著十二條孽龍一揮,一道閃光之后,立刻風停雨住,云散天開,十二條孽龍全死了,墜落到地上。
可是孽龍死后還害人,它們的尸體變成了十二座高山,就是巫山,擋住東去的江水,這里仍一片海洋。百姓們還是不能安居樂業。瑤姬看到百姓受苦,不忍離開他們,也就留下來了。
后來,大禹到這里來劈山開峽。瑤姬知道了,便交給他一本《黃綾寶卷》,教他用錘、釬鑿石,造車、船運土。大禹在她的幫助下,帶領眾人,鑿石運土,苦累了幾年,到底把三峽開通了,使江水流進了大海。據說巫山城外的授書臺,就是當年瑤姬授書的地方。
再說,王母娘娘知道瑤姬毀了東海龍王這門親事,又殺死了十二條孽龍,又氣又恨。聽說她留在荒山野谷,又是心疼。于是,她把天上的二十二個女兒找到跟前,對她們說:“我想念小閨女,你們快到人間走一遭,把她找回來!”
二十二個姑娘便乘云駕霧來到巫山,找著了瑤姬。姐妹們久別重逢,又是喜,又是悲個個都成了淚人兒。姐姐們對她說:“媽媽想念妹妹,想得心兒都快碎了,你還是和我們一起回去吧。”
瑤姬說:“女兒望媽媽,眼睛也望穿了。但我不能回去,我要照顧受苦的百姓。”
姐姐們埋怨說:“人往高處走,水向低處流!你怎么不愛天宮、龍宮,偏要呆在這荒山野谷里呢?”
“姐姐,你們看,百姓在受苦,我能忍心走開不管呀!” 瑤姬邊說邊指著遠處。只見那山坡上,有虎豹追人,越追越近,快要追到了。瑤姬趕緊彎腰抓到泥沙,撒過去。泥沙變成了幾十支箭,把虎豹射死了。看到這,有幾個姐姐點了點頭,便不再勸瑤姬回去了。
一會,山腳下有人爬上來,一步一哼哼,抬腳像登天,病得快死了。瑤姬馬上從頭上拔下幾根頭發,撒在他的面前。頭發立刻變成了起死回生的靈芝草,救了他的命。看到這,又有幾個姐姐點了點頭,不再勸瑤姬回去了。
一會,江里又過來了上水船,纖夫的腰都快彎到了地上。瑤姬慌忙朝西吹了口氣。立時刮起了順帆風,要船飛馳起來。看到這,姐姐們都點了點頭,不再勸瑤姬回去了。
眼看著姐姐們都體諒了她,瑤姬很高興,正要勸她們自己回去,忽見田里的禾苗一片枯黃,不由又皺緊了眉頭。瑤姬想,天旱得太厲害了,以后人們的日子怎么過呀?瑤姬想著想著,難過得哭了。流下的眼淚,頓時變成了雨,嘩啦啦,嘩啦啦,下個不停,很快就把塘下滿了,把堰下平了。禾苗得了雨水,田里又是一片青。
姐姐們都看得眉開眼笑,都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覺得應該幫助百姓,愿意陪著瑤姬留下來;也有的離不開媽媽,不贊成。瑤姬數了數,一邊十一個,正好是對半。她說:“媽媽年紀大了,要照顧;百姓們太苦了,要保佑。姐姐們就一半回天上,一半留人間吧。”
于是,大家高高興興地分手了。留下來的是翠屏、朝云、松巒、集仙、聚鶴、凈壇、上升、起云、飛鳳、圣泉、登龍和瑤姬自己。后來,她們便變成了巫山十二峰。
緊臨著長江,聳入藍天的是望霞峰,又叫神女峰。透過繚繞的煙云,可以看到那峰頂上有一個俊秀美麗的影子,若隱若現,像石頭又像人,在天上又在人間,那就是神女瑤姬。
神女之三:嫦娥
姓名:嫦娥
別名:姮娥,常娥,嫄娥,玉蟾。
職業:月神,太陰星君
身份:帝嚳(天帝帝俊)之女,后羿之妻
出處:《山海經·大荒西經》,《歸藏》,《楚辭·天問》,《淮南子》
記載原文: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經,這里嫦娥是所謂的月)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娥竊以奔月(淮南子)
羿射河伯,妻雒嬪(天問)
腦補神舞:飛天
簡析: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就不多做介紹了。不過大致的故事卻又有四種情況。
第一種,無奈飛升:后羿射下九個太陽,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鉆、心術不正的逢蒙也混了進來。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交于嫦娥保管。后羿惡徒逢蒙(傳說后羿后來就死于此人箭下)趁后羿外出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危急之時吞下不死藥,不多時便飄離地面,飛落月亮上成了仙。
第二種,拋夫獨吞:嫦娥知道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了不死之藥,就成仙心切。有一天,就趁著后羿不注意,偷來吃下了不死藥,然后就飛到月宮。
第三種:拯救黎民:后羿是遠古時期有窮國的國王,力大無窮,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濫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但后羿也想長生不老,他恰好又從王母娘娘那里搞來了可以成仙得道的靈藥。美麗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為使百姓免受后羿長期的殘暴統治,就偷偷把仙藥吃了,化作仙女飄向月宮,成了月神。
第四種:后羿不忠:屈原的《天問》中說:后羿成為射日英雄后,對嫦娥有不忠行為,和河伯的妻子發生曖昧關系,因而引起嫦娥極大的不滿,一氣之下就離開后羿跑到天上去了。
簡析:單單從戲劇性來講,第四種情況最有意思,第一種情況流傳最廣。
不過,首先要肯定,由于嫦娥太接地氣了,所以游戲里敢動她的也不多。估計神舞也不會。
那么嫦娥究竟是一個怎么樣的女子呢?四種情況各有區分,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各不想同,而且都有各自的發揮空間,所以不好評價。但可以肯定的是,嫦娥到了月宮以后一定是冷清孤獨寂寞的。所以不管她之前飛升的原因最終也會養成冰冷女神范。
嫦娥是天帝的女兒,她和后羿的戀情最開始出現于《歸藏》,詳細于《淮南子》。雖然不太可能出現,但我還是腦補了下嫦娥的神舞。飛天。
有點敦煌的味道?但我覺得嫦娥用奔月的話真的太俗了,雖然飛天也很俗。嫦娥的飛天是脫胎換骨,打破界限的舞蹈,是由人力引導,制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跡的舞蹈。飛天之舞,必定飄飄然如凌虛御風,必能破除一切界限屏障,支付出莫大的代價,實現真正的自由。
其他軼事:嫦娥偶爾還有幾個其他故事,不過和奔月主線無關,就搬運兩個,給大家看看。
1.
帝嚳執政時,華夏族的四周都是些尚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其中位于中原西部的犬戎部落時常東侵。帝嚳幾次率軍征伐,卻總是打不過。萬般無奈之下,帝嚳只好向天下招募能人,許諾誰能拿下犬戎首領吳將軍的項上人頭,就獎勵他一位妻子,黃金千斤、封邑萬戶。
帝嚳養了一只神犬,五彩皮毛,名叫盤瓠。盤瓠不僅通人意,而且懂人語。聽到有如此重賞,立即奔向犬戎陣營,留在吳將軍身邊做了臥底。等吳將軍放松警惕后,盤瓠伺機咬下了他的腦袋,回到帝嚳這里來邀功請賞。帝嚳身邊的大臣哪里見過這等神奇的事情,頓時都傻了。仔細檢查那個人頭,的確是吳將軍的。帝嚳這時也沒了主意,本想準備喂它些好吃的東西也就算了,但帝嚳的女兒認為帝王既然作出了承諾,就不應該反悔。如今既然沒有一個女子愿意嫁給一條狗,她愿意首創“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先例。帝嚳沒有別的辦法,就把女兒許配給了盤瓠。
另一個版本講的是:盤瓠見帝嚳反悔,就突然發出人的聲音,讓帝嚳把它放在金鐘里面,過七天七夜就能變成人。帝嚳按要求把盤瓠放到了金鐘里。但帝嚳有一個女兒好奇心特別重,還沒到七天,她就跑過來看。這時,盤瓠的身子已經變成人形了,但頭還沒變成“人模”,依然是“狗樣”。公主壞了大事,只好嫁給了“人身狗面”的盤瓠。
盤瓠得到這位公主后,背著她來到了中原以南的崇山峻嶺之中的山洞里生活。帝嚳很想念自己的女兒,曾經多次派人去大山里尋找。但只要搜山隊一出動,不是風雨大作就是地動山搖,根本就進不去。
帝嚳的這位女兒有著超強的生育能力,《后漢書》上說“經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盤瓠死后,他后代生活的地方還是沒有外人,所以這六男六女的兄妹便只好“近親繁殖”。他們削木皮、織雜草為衣,而且用有色的植物把這些材料浸染成五顏六色。這些人在做好的衣服上都留一個尾巴,大概是紀念盤瓠的狗尾。
后來,帝嚳的女兒回到了中原,把這番艱苦的生活對父親說了。帝嚳馬上派人把這些外孫、外孫女接了回來。但是,盤瓠這些身穿奇裝異服的后代,因為自小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與華夏族已經完全迥異,他們習慣翻山越嶺,卻不會走一馬平川,甚至連交流的語言也完全不同。帝嚳只好尊重他們的生活習慣,把中原之南的一大片山地湖澤賞賜給他們,這些后代從此在那里繁衍,被稱為蠻夷。
2.
傳說西施本是月宮中嫦娥的掌上明珠,她奉玉帝之命,下凡來拯救吳越兩國黎民百姓脫離連年戰亂之苦,珍珠便是她的化身。
原來嫦娥仙子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大明珠,十分逗人喜愛,常常捧在掌中把玩,平時則命五彩金雞日夜守護,唯恐丟失。而金雞也久有把玩明珠的欲望,趁嫦娥不備,偷偷將明珠含在口中,躲到月宮的后面玩賞起來,將明珠拋上拋下,煞是好玩。但一不小心,明珠從月宮滾落下來,直飛人間。金雞大驚失色,為逃避責罰,也隨之向人間追去。
嫦娥得知此消息后,急命玉兔追趕金雞。玉兔穿過九天云彩,直追至浙江諸暨浦陽江邊上空。正在這一天,浦陽江邊山下一施姓農家之妻正在浦陽江邊浣紗,忽見水中有顆光彩耀眼的明珠,忙伸手去撈,明珠卻像長了翅膀似的徑直飛入她的口中,并鉆進腹內。施妻從此似有了身孕。[13]
一晃十六個月過去了,女子只覺的腹痛難忍,但就是不能分娩,急得她的丈夫跪地禱告上蒼。忽一日只見五彩金雞從天而降,停在屋頂,頓時屋內珠光萬道。恰在這時,只聽哇的一聲,施妻生下一個光華美麗的女孩,取名為西施。故有“嘗母浴帛于溪,明珠射體而孕。”之說。[13]
西施長大后,化解了吳越兩國的仇怨之后,就化作珍珠留在人間,為黎明百姓的健康長壽、養顏美容繼續做出貢獻。自此諸暨變成了世代養殖珍珠之鄉而馳名中外,這一傳說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間的歷史。
神女之四——精衛
姓名:精衛
別名:女娃
身份:炎帝之女(巫山神女的妹妹)
職業:無
出處:《山海經·北山經》
記載原文:再往北二百里,是座發鳩山,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柘樹。山中有一種禽鳥,形狀像一般的烏鴉,卻長著花腦袋、白嘴巴、紅足爪,名稱是精衛,它發出的叫聲就是自身名稱的讀音。精衛鳥原是炎帝的小女兒,名叫女娃。女娃到東海游玩。淹死在東海里沒有返回,就變成了精衛鳥,常常銜著西山的樹枝和石子,用來填塞東海。漳水從這座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河。
腦補神舞:定海
簡析:其實精衛是樓主很喜歡的一個神話人物。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大概是精衛鳥的緣故吧。一個小女孩能化身飛鳥,持之以恒向大海挑戰,這本身就是很有傳奇性,有沒有那么驚天動地。平凡彰顯出不凡。(當然這個平凡是相對的。。。)精衛填海的故事大家都清楚,這位神女可謂是最幼齡的神女。精衛說實話,仔細研究并不討喜。她的個性貪玩,好動,哪怕是她之后的填海行為都可以被理解為是復仇心極重的行為。所以看問題要站立場
,從精衛的角度看,她含冤受死,對手卻又是無窮無盡的大海,心中的悲憤可想而知,她能化作精衛鳥,每日銜石,就宛如水滴石穿,雨打芭蕉,也是可敬可佩的。
精衛作為一個沒有被任何游戲采用的神女,出場機會高于上述的三位神女。她既不如女魃一般被諸多游戲采用,也不如嫦娥一般如此接地氣,還是有一定發揮的空間的。
我覺得精衛若舞,一定是定海之舞。一定是一點一滴,由若到強,一層一疊,直到其力量能瞬間平定呼嘯的滄海。
附帶傳說:
炎帝愛女女娃游于東溺水而死。炎帝悲痛欲絕,女娃死后變為彩首、白喙、赤足的小鳥,隨神農狩獵,繞飛林中,悲鳴聲“精衛”,炎帝舉弓欲射,隨從稟告:“此鳥乃陛下之女所化!”炎帝心中一驚,放下弓箭,淚水盈眶,久久不能自己,許久之后才說:“就賜小鳥精衛之名吧!”精衛久久盤旋不肯離去。炎帝作歌:“精衛鳴兮天地動容!山木翠兮人為魚蟲!嬌女不能言兮吾至悲痛!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涌!愿子孫后代兮勿入海中!愿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精衛聽得神農“海何以不平”的歌詞,遂決心填平大海。于是每日銜西山之木石填于東海。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復飛翔,從不停息。后來,一只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了精衛,他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她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直到今天,它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
神女之五——洛神
姓名:洛神
別名:宓妃
身份:伏羲之女
職業:洛河水神
出處:《楚辭-天問》,《洛神賦》
記載原文: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為射乎河伯而妻彼雊嬪?(天問)
登場作品:電視劇里,游戲中并無登場。
腦補神舞:水袖流仙(。。。。。。看不見,看不見)
簡介:其實我還是第一次知道伏羲都有女兒
這些天帝真是個個有女兒。
關于洛神的傳言,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說她善良溫柔,善于奏樂,結果被河伯搶去,后羿(沒錯哦,就是他)知道了十分氣憤,打跑了河伯,救出了洛神,然后他們就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嫦娥估計已經奔月了?)
還有一個是曹植的洛神賦,這個故事和巫山神女的有點像。曹植喜歡上了一個姓甄的姑娘,然而這個姑娘卻嫁給了曹丕,最后因為一場陰謀慘死。曹植傷心不已,拿著女子遺物,走著走著來到洛水邊,遇到了洛水女神,也就是那個姑娘,一番攀談后,洛神消失,曹植悵然,寫下洛神賦。
簡析:其實對洛神這個神女比較無感一點。雖然她和后羿和嫦娥和河伯的四角關系錯綜復雜,但我不覺得神舞會采用這么狗血的劇情發展,不過當個背景支線還是沒沒什么問題的。
客官來說,洛神出現的機會也有。洛神和巫山神女其實差不多,要看編劇是否中意等等。
至于腦補的神舞,洛神嘛,又是水神,就算有神舞,一定也是和水有關的。一時間想不到什么好的,就用水袖流仙代替一下,應該不會被某小吧介意吧
。
水袖流仙,長袖翩翩,流光溢彩,翻舞間風生水起,轉手間浪起浪涌,仙氣氤氳,洛水浩瀚。名副其實的水神之舞。
神女之六——娥皇女英
姓名:娥皇女英
別名:湘夫人,皇英
身份:帝堯之二女
職業:湘水女神
出處:《楚辭·九歌》
記載原文:
帝子(2)降兮北渚(3),目眇眇(4)兮愁予(5)。
裊裊(6)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7)兮騁望(8),與佳(9)期(10)兮夕張(11)。
鳥何萃(12)兮蘋(13)中,罾(14)何為兮木上?
沅(15)有芷(16)兮澧(17)有蘭,思公子(18)兮未敢言。
荒忽(19)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20)。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21)?
朝馳余馬兮江皋(22),夕濟(23)兮西澨(24)。
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25)。
筑室兮水中,葺(26)之兮荷蓋。
蓀(27)壁兮紫(28)壇(29),播(30)芳椒(31)兮成堂。
桂棟(32)兮蘭橑(33),辛夷(34)楣(35)兮藥(36)房。
罔(37)薜荔(38)兮為帷(39),擗(40)蕙櫋(41)兮既張。
白玉兮為鎮(42),疏(43)石蘭(44)兮為芳。
芷葺兮荷屋,繚(45)之兮杜衡(46)。
合百草兮實(47)庭,建芳馨(48)兮廡(49)門。
九嶷(50)繽(51)兮并迎,靈(52)之來兮如云。
捐余袂(53)兮江中,遺余褋(54)兮澧浦。
搴(55)汀(56)洲兮杜若,將以遺(57)兮遠者。
時不可兮驟(58)得,聊(59)逍遙兮容與(60)
登場作品:《秦時明月》
腦補神舞:淚染瀟湘
簡析:大致的故事就是帝舜執政三十九年以后,曾到長江一帶巡視,不幸死在蒼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兩位夫人聞此噩耗,便一起去南方尋找舜王。二女在湘江邊上,望著九嶷山痛苦流涕,他們的眼淚,揮灑在們竹子上,竹子便掛上斑斑的淚痕,變成了南方的“斑竹”,“斑竹”也稱湘妃竹。舜死了,娥皇、女英痛不欲生,便跳入波濤滾滾的湘江,化為湘江女神,人稱湘君(舜)、湘妃(娥皇、女英)或湘夫人。
湘夫人由于是很難得的雙胞胎女神,所以其故事應該比較有意思,然而,作為一個游戲不會有開后宮結局
所以,湘夫人被采用的機會比較少,當然如果不做女主的話,出身于楚辭的湘夫人,還是有很大幾率可以當背景的。
我覺得淚染瀟湘本來應該是雙人舞,單人也可以發動,但是代價么。。。。。以水之力,長木之力,以至哀至悲之心,換來剎那間的絕殺貫穿之舞。
未完待續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