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最近網絡上一側消息聲稱一女子存30萬剩400元,買個人信息竟只要200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來跟隨小編一起來解謎吧。
最近網絡上一側消息聲稱一女子存30萬剩400元,買個人信息竟只要200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來跟隨小編一起來解謎吧。
現在個人信息的泄露已屢見不鮮。網銀密碼、取款密碼、卡內余額這樣一條信息就值200元,讓人不敢相信。其中有個受害人卡內剛剛存在30萬元,交易一兩百次,受害人損失兩萬。
這個受害人姓王,浙江寧波人,在去年的11月份剛剛存入30萬元,她把這張卡當作了存折,一兩個月內不會使用。有三個小伙子不知道從哪兒得知了這個消息,買下了,王女士的信息,并且進行了詐騙。就在11月11日他們開始嘗試第一筆小額度資金轉入第三方支付平臺,但是支付平臺都審核都不能通過。在王女士報案的時候卡里剩下了400元了。王女士非常幸運的是支付平臺把關非常嚴格,凍結了28萬余元,有效的防止受害人的虧損了。
事情詳情經過:她在寧波存進了30萬元,遠在河南的嫌犯已打好如意算盤
受害人是寧波人,姓王。去年11月4日,王女士在海曙區工商銀行馬園分理處存錢,手里是張儲蓄卡,存了30萬元。她把這張卡當作了存折,近一兩個月內不會使用,所以就沒開通手機短信提醒業務。
王女士這張卡的信息,其實早被遠在河南省漯河市的3名小伙子(小林,1989年生,主犯;賽某,1993年生,從犯;大林,1985年生,從犯)買下。就在王女士存錢不久后,專門負責跟進受害人卡內余額信息的賽某就通過網銀,查詢到了錢已轉入。
他們是有備而來:小林和大林是堂兄弟,小林花錢雇傭賽某和大林,幫他完成整個操作過程。從一開始,小林就說明了操作流程和具體分工,他本人負責策劃所有事情,賽某負責辦理以受害人名字注冊的信用卡以及取錢,大林則從互聯網購買受害人的各類信息資料。
三人知道,手里沒有王女士的儲蓄卡實物,也沒有銀行U盾,即便擁有密碼,也只能登錄網銀,獲得這筆款項只有一個辦法: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基金公司)來套現。
幸虧支付平臺嚴格把關:凍結28萬余元助王女士止損
11月11日,他們嘗試將第一筆小額資金轉入第三方支付平臺。事實上,這三人不斷嘗試了無數家支付平臺,想試出哪一家審核不嚴格,可以完成整套操作。一般來說,他們會先以小額資金做嘗試,在預先知道能轉出的情況下,先把這筆錢轉入支付平臺后,如未遇到大的問題,再適當加大資金。
比如,在以王女士名義開設的“有利網”賬戶內,他們先后多次、共轉入了近15萬元款項,為方便提款,他們還把這個賬戶跟之后要轉進款項的以王女士名義辦理的一張郵政儲蓄卡掛鉤。
然而,因“有利網”對轉出到新卡的把關非常嚴格,他們未能得逞。但是,王女士的幸運星未能一直眷顧她,也有幾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審核草草通過,讓三名嫌犯借機得逞。總的來說,王女士共損失近2萬元錢,其中嫌犯得手有1萬余元,另有4800元錢在另一家網購的賬戶內,暫時被凍結。
王女士賬戶被操作一兩百次:報案時卡內只剩400元
河南那邊,三人大手筆操作,寧波這邊的王女士卻完全不知情。
去年12月底,王女士因準備在元旦用錢,前往銀行準備取錢。誰知,銀行工作人員告訴她,賬戶內還有余額400元左右。
沒收到過一條短信,也沒有任何音訊,王女士一查,發現這張卡在從11月11日開始的短短20來天內,竟被人前前后后共操作、交易了一兩百次……
她怎么也沒想通,自己沒有明顯泄露過身份、銀行卡等機密信息,誰有這么大本事做到這個份上呢?
王女士報了警。事后,在網監聯合派出所偵查下,警方在河南漯河成功抓獲3名嫌犯,并在現場搜羅出眾多銀行卡主的全套身份信息……事后嫌犯交代,除了王女士,他們還得逞過兩次,而據警方掌握的線索來看,3人曾多次出入銀行取過錢。
在接下來的追償中,警方陪同王女士分別赴深圳等3家第三方支付平臺所在公司,出具情況說明書,經協商后成功幫她追回了28萬余元涉案款項。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