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一些攻略寫的太過專業,許多新手朋友看的云里霧里(小編也是),今天整理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資料,希望能幫到新手朋友們。
一些攻略寫的太過專業,許多新手朋友看的云里霧里(小編也是),今天整理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資料,希望能幫到新手朋友們。
胎壓
內中溫度差>中外溫度差=減小胎壓。內中溫度差<中外溫度差=增加胎壓
(保持為10°的溫度差是目前比較理想的狀態)
剎車平衡
轉向不足=剎車比向后調節
轉向過度=剎車比向前調節
剎車壓力
剎車響應不靈敏=調高剎車壓力
剎車容易抱死=調低剎車壓力
轉向鎖定
賽道中慢速彎角較多(如街道賽)并且出現轉向不足、轉向不靈敏=調高轉向鎖定
賽道中高速彎角較多(如蒙扎)并且出現轉向過度、彎中不穩定=調低轉向鎖定
外傾角
內側胎溫 - 外側胎溫 <10°C 增加外傾角角度
內側胎溫 - 外側胎溫 >10°C 減小外傾角角度
(保持為10°的溫度差是目前比較理想的狀態)
前輪束角
轉向沉重、困難=增加角度
直線缺乏穩定性=減小角度
后輪束角
試圖獲得更高的極速=減小角度
在直道上尾部不穩定=增加角度
后傾角
轉向偏軟,過于靈敏,不平滑/不能給予不夠的回饋/賽車容易轉向不足=增加主銷后傾角
轉向不靈敏/賽車在高速變線時不穩定=減小主銷后傾角
車高調節
高的車身有更好的通過性
低的車身有更好的穩定性
加速鎖
差速鎖在0%空油門轉向過度-明顯
全油門轉向過度-無
差速鎖在100%空油門轉向過度-無
全油門轉向過度-明顯
有良好的動力輸出,但加速時會出現轉向不足的狀況=減小差速鎖
出彎時賽車缺乏動力=增加差速鎖
制動鎖
剎車平穩,但抬起制動踏板時出現轉向不足=減小差速鎖
剎車不穩,抬起制動踏板出現轉向過度=增加差速鎖
預載
響應剎車和加速狀態過于敏感=減小預載
響應剎車和加速狀態不夠敏感=增加預載
空氣動力
賽車在中高速彎轉向不足=提高前定風翼角度或降低尾翼角度,然后通過調高后側的 底盤高度來改變一下底盤傾斜角度
前定風翼可調系數非常低!一般在調整中!普片為了判定賽道類型!超高速類型賽道則一般需要較小的前定風系數,而中低速賽道前定風翼系
數則需要很大
防傾桿
低速變線指向不夠精確=增加前防傾桿硬度
低速變線時需要更多的抓地力=減小前防傾桿硬度
低速轉向時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增加后防傾桿硬度
低速轉向時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減小后防傾桿硬度
彈簧
彈簧過軟導致賽車響應不敏銳而難于控制=調硬前后輪彈簧(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賽車不安穩,“總體上(全局上)”缺乏抓地力=調軟前后輪彈簧(輪胎耗損會相應減。
總體上賽車轉向不足(彎中無油無剎車、滑行的狀態)=調硬后彈簧或調軟前彈簧(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總體上賽車轉向過度(彎中無油無剎車、滑行的狀態)=調軟后彈簧或調硬前彈簧(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慢速回彈/壓縮阻尼
重量轉移過快導致抓地力下降=前后輪略微的調硬(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重量轉移過慢、賽車轉向時不穩=前后輪略微的調軟(輪胎耗損會相應減小)
賽車入彎及出彎時轉向不足=調軟前輪或調硬后輪(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賽車入彎及出彎時轉向過度=調硬前輪或調軟后輪(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快速回彈/壓縮阻尼
在顛簸的賽道上,壓到沙石及過顛簸路段輪胎缺乏附著力=前后輪略微的調軟(輪胎耗損會相應減。
顛簸時車身動態過大導致抓地力下降=前后輪略微的調硬(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顛簸時賽車轉向不足=調軟前輪或調硬后輪(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顛簸時賽車轉向過度=調硬前輪或調軟后輪(輪胎耗損會相應增加)
變速箱
1檔為起步檔,不是非常慢的彎角不用一檔
2檔為慢速彎角的主要檔位
3檔和4檔為中速彎角的主要檔位
5檔和6檔為高速彎角的主要檔位
7檔為急速檔,在7檔達到最高速度后行駛2-3秒到達剎車點為最佳,有超常直道時不應為此設置
PS:發動機轉速超過峰值馬力輸出轉速后產生的是制動力而不是驅動力,所以在變速箱調節的時候要注意彎中不要產生制動力,產生制動力是在入彎前的時候產生的,彎中的制動力是靠差速鎖產生的。
調教中要結合使用(比如車輛出現轉向過度的情況有多種原因,要解決它也有多種方法),同變速箱是一樣的,要從賽道的整體去考慮,只能以更重要的彎道去調教(不是說別的彎道不重要),取舍是關鍵,至于取哪舍哪是你自己的方式了。好比賽道是以高速彎道為主,那調教就以高速彎道為主,同時兼顧一下低速彎道,反之亦然.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