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開宗明義,先糾正一個傳統觀念上的錯誤:“無法刷起神裝拯救世界的近敏就是廢物。”這恐怕是大部分不喜歡這個英雄的人的觀點。何為“拯救世界”?世界為何會出現危機?沒有正確地理解,勢必帶著誤解去使用,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在理解之前需要的是認知,我們先來從技能上分析一下劍圣,然后去思考他應該去做怎樣的事情,做得到怎樣的事情。
XT-INDENT: 2em">一.英雄特性分析
開宗明義,先糾正一個傳統觀念上的錯誤:“無法刷起神裝拯救世界的近敏就是廢物。”這恐怕是大部分不喜歡這個英雄的人的觀點。何為“拯救世界”?世界為何會出現危機?沒有正確地理解,勢必帶著誤解去使用,效果自然不如人意。在理解之前需要的是認知,我們先來從技能上分析一下劍圣,然后去思考他應該去做怎樣的事情,做得到怎樣的事情。
劍刃風暴:
滿級的F秒傷140,持續5秒,CD24秒。700的總傷害在半小時前都稱得上不俗,7-12級這個GANK黃金期基本更是一次F一條人命了。類似的技能有拍拍的雙重6連拍,打法來說都是爆發一次,后撤周旋,等待不算太長的技能冷卻完畢又可以再輸出一輪可觀的傷害。
還是拿拍拍來作對比,劍圣因為風暴狀態下魔免,甚至可以不考慮卡CD而只考慮出擊角度,或接隊友技能直接黏上敵人核心法師。但風暴畢竟算是個持續施法,而且要用自己的肉身去貼著敵人,因此保持自己狀態的健康很重要。舉個反面教材做例子:很多菜鳥JUGG裸鞋對著SV
/PD
之流上去轉,別人就站著跟他對A他估計都要虛,更別說風暴一過,馬上一個技能帶走。
風暴是劍圣的核心技能,因此,具體打法上應該圍繞著這個技能做文章。
治療守衛:
守衛的移動速度增加了之后實用性大了很多。尤其是現在1級守衛每秒治療2%,無論是單挑拼命還是一次大規模戰斗后的團隊回復,效果都很可觀。推薦9級加一點,然后17級開始點滿。
致命一擊:
令劍圣具有一定后期能力的技能,比較讓人不滿的是相位狀態下打不出暴擊。
無敵斬:
強大但限制之處不少的技能。怕被小兵分擔傷害這一點就不說了,游戲中后期,敵人堆起護甲之后威力也要打折扣。不過,無敵斬跟劍刃風暴一起,構成了劍圣打法靈活的基礎。劍刃風暴在小范圍戰斗中威力巨大,無敵斬針對落單者是一擊必殺。因此,劍圣可以根據場上具體形勢去考慮到底是去打這邊的團戰,還是去斬殺單人帶線的后期/補經濟的角色。
如前文所言,劍圣技能傷害不俗,是一個優秀的GANK者。但他自身又是一個擁有致命一擊的敏捷英雄,加上劍刃風暴
能讓他在見縫插針式的FARM里高效地收兵/刷野,甚至只需要空運小凈化就能靠治療守衛
續航,在以戰養戰之外具備了比別的GANK英雄更快發跡的資本。因此,劍圣的使用思路應該是:利用自身的技能強勢期,積極尋求打擊對方的機會,優先削弱敵人,再讓自己強大起來,依靠裝備優勢取得勝利。GANKER就該去做GANKER的事情,無論是指責一個GANKER沒有辦法刷起來打贏別人團戰陣容A地板后期的,還是拿了個法師卻跑去刷錢美其名曰當核的,跟VS1級錘子3黃對點打DPS是一樣的荒唐。DOTA不是一個人的游戲,盡好本分,并且相信盡到了本分就一定能勝利,帶著這樣的心態去打我覺得才是最健康的吧。
二.爭議裝備點評。
劍圣和影魔的模型出眾,技能帥氣,自然吸引了大量愛好者。基數大了,質量難免參差不齊。影魔尚且具有一個已經在CW中飽經考驗的裝備套路,而劍圣卻存在諸多具有爭議的裝備選擇。本文的第二部分將對游戲中常見的爭議裝備作一番分析。
1.相位還是假腿
?
筆者是堅定的相位黨。在大量實戰中得到的經驗是,高移動速度對于劍圣來說非常重要。
舉例說明:敵人出了破綻,讓劍圣有了貼身風暴的機會,但是如果敵人本來健康狀況良好,一個風暴的傷害只能將他打成紅血而不能擊殺,那么,后續的發展會因為裝備選擇的不同而存在兩種變化——1.出假腿的劍圣會看著敵人回去磕罐子;2出相位的劍圣可能一個加速補上兩刀把敵人砍死了。
劍圣在尋找擊殺機會的過程中,很講究對距離的把握。相位鞋的加速就是創造機會的利器,無論是上文所提及風暴后的追殺,還是接近敵人時不可或缺的加速,甚至是獲得了單殺機會時,假如敵人掉頭逃跑,你能不能追上去進入大招施法范圍內把他斬落馬下。第一部分中我們說過,劍圣是一個GANKER,他前期主要的輸出來源是風暴,那么,假如你出假腿,你要殺的人出的是相位,他一個加速不就把你甩開了嗎?劍圣是創造機會的人,不是等待機會的人。更靈活的相位鞋顯然比起假腿要更適合他。
即使是團戰中,相位提供的穿兵能力讓劍圣能更靈活地走位,尋找適當的時機切入,這一點比起假腿的8點屬性來說也顯得是無價之寶。相位移動中打不出暴擊那是追殺的事,都追殺了,估計也不差暴擊的血,只要砍得到就行了,總比假腿可能要追不上好。
2.先鋒盾的必要性。
理論上來說,先鋒盾非常適合劍圣——近戰GANKER就沒幾個不適合的,擁有魔免的劍圣再加上先鋒盾,硬得讓人頭疼。可以考慮在適當時機為后排的法師吃一部分技能,這樣,他們也能更好地為你掩護,提供輸出環境
但是在實戰中,劍圣因為風暴的原因,一來會吃到的技能就少了很多,二來使用者本身也會考慮保持狀態健康,以免別人敢頂著風暴對A。所以他并不像CG,BS那些需要更多地用肉身承擔傷害的近戰GANKER一樣對先鋒盾有那么大的依賴。因此,第一桶金個人建議是用來加強優勢,把本來的技能優勢期進一步延遲。我所推薦的是夜叉。移動速度攻擊速度攻擊力全加了,對劍圣來說簡直是標配。相位夜叉狀態下速度可以達到460,如虎添翼。說句題外話,劍圣這一身哈日造型,夜叉似乎也是把日本刀,這也蠻般配的?
3.中期大件:狂戰還是A杖
?
A杖看上去有很多理由可以出:合成平滑,提供三圍和血量上限,對大招似乎也有可觀的增強。但是我要問,A杖加那點血,可以讓你該死的時候,也就是說被控制住了的時候,就不用死了?真的這么怕死的話還是去出個先鋒盾好。在對先鋒的分析時說過,劍圣的GANK主要靠風暴輸出,因此對吸收傷害的要求不算太高,并且因為靠風暴輸出,一個+10敏捷也沒太大作用。至于MP消耗,似乎還沒見過誰說劍圣缺藍的,骨灰大魔棒綽綽有余了。
至于對大招的加強,其實很雞肋。單殺時基本不存在一個LV3的無敵斬打不死的,見面上骨灰,開大,砍完接F,骨灰時間到了再上一個。兩千傷害估計少不了的。團戰的話,多出來的兩三下(就算這段時間里普攻又砍了一下),分攤到別的英雄身上,效果也不顯著了。這錢還不如拿去出個暗滅,砍人疼多了,團戰還給對面上了個群體破防。
劍圣一直被詬病的是什么?團戰無力。或者說,是無大招時的無力——這就是所謂不能拯救世界的近敏這個說法的來源吧?我覺得劍圣需要的不是進一步加強大招的威力,而是考慮一下如何讓自己在大招CD中時可以更有作為。他是一個自帶暴擊的敏捷英雄,敏捷成長2.85,實際上后期平斬沒有想象中那么不堪。
因此,中期大件的首選筆者推薦狂戰,為后續的發展打下基礎。狂戰的好處,本區歷史上有很多帖子用數據來論證過,在此不再贅述。簡而言之,提供了可觀的物理輸出,充裕的魔法恢復讓劍圣可以無壓力地使用LV4的治療守衛了。這兩點連同刷錢更快,是最為直觀的效果。
4.吸血道具的選擇。
一般而言還是會選擇瘋狂面具。HOD
的話是為了撒旦作準備,但是劍圣畢竟只是偽后,拖到大后期對自己沒什么好處。祭品的話,則是因為法球沖突又不想放棄吸血時的選擇了。但是既然出現了別的法球更為優先的情況(如對面有個全能,全隊只有你適合出散失),吸血也并非必需品——時下的團戰趨勢都是先切光醬油,而吸血是在核心對A時的作用更明顯。
瘋狂面具的好處除了眾所周知的對大招威力提升顯著之外,還有一些易于被忽略的地方。例如:一對一的強勢,具有逼迫對方出現失誤的能力。
5.隱刀,跳刀
,及紅杖
。
隱刀跟先鋒盾有點類似,都是理論上很適合。單殺,團戰幫助走位,無論是切入還是借助高速脫離集火都很好用。但是又陷入了A杖的悖論。實際上,筆者不太提倡一味地強調單殺。很多人太過追求尋求單殺機會,讓自己錯過了一些更輕松的小范圍團戰,或者沒收到該收的兵線,這樣并不高效。至于團戰,切入的話只會在第一次比較有效,接下來肯定會有針對。脫離集火這一點,我覺得如果需要利用到這項功能,場面或許已經脫離掌控了。
隱刀看上去什么都不錯,可惜這東西作為一個中后期才出的裝備,他能提供的性能,筆者覺得不太值一個格子。無論是直接的攻擊力還是技能能發揮的作用,都略微中庸。
跳刀很多人認為是賣騷虐菜裝,其實不然。之前說過,劍圣殺人很講究創造出拉近距離的機會。那么,直接跳過去F其實是非常犀利的做法,跳刀提供了打破空間限制的能力,而劍圣兩個法術輸出技能都需求創造出一個適當的空間,跳刀對他來說意義不小。但是倘若選擇了跳刀,那這一把里的劍圣定位更傾向于一個徹底的法術輸出者了。可以選擇相位—速出跳刀—補上先鋒盾,然后早點加滿治療守衛,采取一個更為團隊的打法。
紅杖在針對某些特定英雄時意義不凡,例如神靈武士。線上打順了可以讓你10分鐘出頭掏出紅杖的話,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6.其他可能性的法球。
劍圣一般來說選的法球是吸血——畢竟最后還是要面對別人的物理DPS,對A時不能太虛。不過有時候散失,暗滅也有可選之處。
散失一般是針對特定英雄,暗滅則看重無敵斬中附帶的群體破甲。無敵斬算物理傷害,所以破甲的意義還挺大的。如果是選擇了跳刀先鋒這個團隊套路,那么后續的輸出武器我會考慮暗滅。
劍圣是一個技藝嫻熟的重要性遠大于理論精通的英雄,裝備的選擇對他來說并非重點。除了假腿和藍杖是筆者堅決抵制的之外,DOTA里大部分裝備都可以根據實戰情況選用。接下來要講的是游戲過程中應該怎樣發揮自己最大的威力。
三. 游戲思路解說
這部分將講解在游戲不同階段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如何思考,怎樣去打得高效。
游戲初期:
出門裝個人傾向于2樹枝1拳頭
,2罐子
,小凈化
吃樹
各1.拳頭可以為合成骨灰盒作準備,加了3點力量轉的時候底氣也足一點。壞處是補刀稍微會虛一點,JUGG 44-48的初始攻擊,抬手也不算很好,補刀一般。選擇了2罐子而不是2吃樹,考慮的是JUGG還是力求尋找機會去拼的,罐子的恢復速率比吃樹快了太多。
在線上,要善于捕捉機會。拿比較正規的一遠一近來說(暫時不討論311,筆者CW經驗匱乏)完全可以在敵人補刀的時候貼上去轉。就算是力量英雄,吃了一次風暴要么吃罐子,要么下一輪被帶走。有人以為一定要有擊殺的把握才出擊,那是錯誤的。不采取主動,縮起來補刀,那么就一直被點,被壓。不要想著一個風暴就把人打死(能直接打死當然更好…),出了機會的話,一定要轉,掌握住主動。
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JUGG要等隊友先手了才去轉。或許在GANK期,JUGG擁有了相位鞋,隊友可以提前施放限制技能讓JUGG逼近。但在對線期,JUGG應該是采取一種威懾式的站位,一旦出現可以黏上的時機,馬上貼上去開轉,隊友再補上限制技能。這樣才能最有效地發揮輸出。在面對一些移動速度較慢(290及以下)的遠程英雄時,可以抓他們補刀的一瞬間接近,然后隊友技能跟上,開轉,擊殺之。遠程英雄的血量一般撐不住一次風暴+一個限制性技能的傷害和過程中的若干追打。
線上打到的第一筆錢,不要買回5,直接上相位。理由之前都分析過了。到6級的時候能不能順利創造出放大招的機會,干凈利落地斬殺敵人,這個時候是否有相位挺重要的。在10分鐘前力求打出“GANK三件套”——相位
,骨灰
,大魔棒
。(大魔棒未必要急著合成,格子還夠用的時候可以是小魔棒樹枝和一些藥,有時候自己還要帶反隱。)骨灰+風暴可以造成稅前850傷害,基本不會有人敢頂著對A。還可以收割掉空血逃走的敵人。一次400的治療量帶來的續航能力對自身保持健康意義非凡。
游戲中期:
這段時間里能否打出足夠的強勢,進入自己的節奏,決定了這一局的成敗。
09還是誰說過“我很少帶TP,而是觀察對面和自己隊友的動向,猜測下一次團戰有可能發生的地點,然后去那附近刷錢或者打野。”不帶TP不敢茍同,但是對敵我雙方動向的觀察,是一個GANKER必備的素質。敵人向哪個方位移動;如果敵人核心GANKER消失了,那么他有可能會打己方哪個英雄的主意,以便提前趕去作準備;判斷出敵人將要集結的時候,看看能否在中途截殺一個離大部隊較遠的英雄等等。以上這些,都是需要在游戲中思考的問題,帶著思考去打才能打得更有效率。
什么是效率呢?打個簡單的比方,就是你們準備拿一個塔,但是去到時發現敵人已經集結好了,放出幾個AOE將兵線清光。那么這個時候需要等下一波兵,但是下一波兵來了也未必能打進去,他們可以故技重施。因為雙方集結的人數相當,防守方還擁有支援優勢,此時對著干瞪眼是最愚蠢的做法。對水平自信的可以當機立斷判定立即進行強殺與否,至于筆者本人,認真打的時候肯定飛去別的路FARM了。“敵人希望我們怎么做,我們就偏不那樣做。”這是筆者玩DOTA的準則。
推及到劍圣的應用上,應該充分發揮兩個技能的靈活性。比如,對方是3個英雄來GANK,或者欺負我方在附近戰力不足過來推塔,那么我們可以選擇打這一波小范圍。找好切入時機,劍刃風暴在小范圍戰斗中威力巨大,配合無敵斬,基本可以做到干凈利落的收尾。(也可以無敵斬進場用風暴收割,沒有定式,因時制宜。)但是,如果對方是4個英雄來抱團,那么我就要考慮一下,到底是去打這波團戰呢?還是去把他們的后期殺了?這個時候主DPS來參戰推塔的畢竟是少數。
一切強調效率至上,不要做無謂的對峙和蹲守,尋找敵人薄弱的環節給予打擊,見縫插針地收線,打野。每次出擊都找對重點進行輸出,不要打團的時候對著個人馬轉了半天不管后排的法師。細節都做好了,裝備會起得飛快。現在DOTA對GANK的獎勵做得還不錯,GANK收入頗豐。筆者通常的速度來說,15-18分鐘夜叉,30分鐘左右狂戰MOM。這個裝備程度面對埋頭FARM的傳統后期時,在那段時間里毫不遜色。
再來說說具體操作上應當注意的地方。中期打架時,有轉就上去輸出,一般轉完了后撤一下避免成為集火點,磕個骨灰保持健康,看情況是配合隊友限制上去砍還是周旋,等待下一次的風暴。4級風暴24秒冷卻持續5秒,實際上等19秒就有第二次了,拉鋸式的小范圍追逐戰,如果不是一邊倒的戰況,可以放出兩次風暴。1級大招只有3下,出了夜叉也就4下,不要對著3個或以上的人放,因為大招攻擊選擇是隨機的,很有可能就是不砍你想要砍的人,回頭被人收割掉。吐槽一記:劍圣為啥不跟敵法換個模型,他開大的時候才是個瞎子。不知道有沒人在OMG里用敵法模型拿過無敵斬?那效果是不是跟空軌里幻影奇襲差不多…
總之,就算場面再逆風,到了7級,有了相位鞋,你也得去打架,你也要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地扳回來。做好每一個細節,利用好自己的技能強勢期,勝利的天平會向自己傾斜的。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諸位高玩打路人的時候都說要自己刷起呢?打架是技術活,不利用自己精準的技能施放去帶領團隊走向勝利,反而讓“彩筆路人”肩負起這個重任?
游戲后期:
后期泛指35分鐘及更后。此時,戰火已經波及雙方高地,大規模團戰不可避免。這個時候應該怎么做不是泛泛而談可以說明的,在此僅講兩點。
1.BKB的必要性和大招的使用。
如果對面陣容控制充足,那么BKB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說JUGG團戰不敢上去硬砍,其實這點來說,一把BKB足以解決。狂戰劍圣開了BKB上去砍,等小兵被分裂攻擊和隊友的AOE清光后再行施放無敵斬,這樣效果才好,而不是直愣愣地跑上去一開始就放大。
大招中夾雜普攻可以吸血,血量不足時放,一個大招可以起到一定恢復作用。就算是后期,大招也不用想著一下子打死幾個,能殺了核心就不要猶豫放大。有繞后直接砍核心的機會就不要錯過。
2.打不開局面時怎么辦?
很多高玩告訴我們,打不開局面的時候就刷。筆者認為這種觀點現在已經過時了。尤其是后期,被抓一次核心,等于被開一路或者送一個盾(那也差不多是開一路的后果)。劍圣不是真的大后期,要是打不開局面你去刷,實際上就是把 線刷給對面的大后期。面對FV或者是SNK這種決定性的后期,你6格了還是要被一個大秒掉或者一刀爆死。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的事,我們不會做。
后期僵持中的時候,抱團GANK尤其重要。做視野,買霧,力爭找到對面的核心法師或者主DPS殺掉。要敢于主動出擊。對方支援怎么辦?倘若不是一字排開的團戰,無敵斬無壓力地等待著他們呢。此時,無論從保證GANK成功率的角度來說,還是從針對后援部隊的打擊來說,無敵斬都意義非凡。那么,我們是不是該考慮一下,“打不開局面就去刷”這個所謂真理的正確性了呢?
四. 碎碎念式的總結
最后按慣例說說陣容之類吧。劍圣不存在太嚴重的相生相克,有冰女巫妖
帶著當然最好,沒有的話也不是不能打。小狗
打起來很頭疼,你要保持健康血量去轉他的話,他吸你的血比你對他的傷害更多;你不怎么健康的話他開個R打死你。不過靈活一點也不是完全沒辦法。相比而言,線上面對WR
NW
這種基本沒法殺的我更加頭疼。通常選擇游走去了。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值得說的隊友&對手。還是像本文一直強調的那樣,做好自己的本分,相信這樣就可以勝利。
另外,筆者缺乏311經驗,煩請諸位在3人路對抗中有使用劍圣經驗者指點一二。
至此,如何去理解,去使用劍圣的思路和技巧已經講述完畢。為何我要選擇這個英雄作為撰寫攻略的對象呢?首先,劍圣是筆者為數不多可以用出個人特色的英雄之一。以筆者之見,用好劍圣,需要擁有良好的大局觀,懂得思考如何高效地安排自身的行動。同時,這也是成為一個優秀的玩家必備的素質。在此,筆者以劍圣的使用為例,引入了相關心得,希望能對諸位水友有所裨益。另外,劍圣對于筆者而言有著特別的感情,教會筆者DOTA的老師將這個英雄用得出神入化,在他身上我所領會到最寶貴的東西是:摒棄條件反射式的操作,取回在戰斗中思考的能力。
所謂真球迷,在自己主隊陷入低谷時仍不離不棄。對于自己喜歡的英雄,即使備受誤解,甚至確實不算強大,也應該抱持著“讓它在自己手中煥發異于常人的光芒”這樣的信念。膜拜熱門誰都可以,挖掘冷門然后讓它成為熱門,才是值得頌揚的舉措。
最后送上一首覺得跟劍圣很襯的歌曲: late in autumn。 我覺得這首歌的感覺是,輕靈而不失優雅的舉止,仿佛踏著舞步盤旋于戰場中。高階的劍圣使用者也可以給人予這樣的感覺吧——“從心所欲,回旋自如”。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