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在海戰中,驅逐艦永遠是潛艇的克星,處于淺水區的潛艇一旦被其發現就更加難以生存,所以對于潛艇來說保持隱秘至關重要。
在海戰中,驅逐艦永遠是潛艇的克星,處于淺水區的潛艇一旦被其發現就更加難以生存,所以對于潛艇來說保持隱秘至關重要。就如同忍者一般,無聲無息的接近并且殺死目標然后安全的離開。這些特點在獵殺潛航3中都有充分的表現,玩家可以體驗扮演忍者殺敵的樂趣,同時也將面對來自驅逐艦的威脅。在默認難度下U艇上的艦炮會顯得十分有效,甚至可以被用來對付驅逐艦,但隨著游戲真實度的提高,驅逐艦的攻擊也會變得更加致命,它們會糾纏到底并且不斷扔下深水炸彈,直到潛艇逃脫或者被擊沉。高真實度時進攻驅逐艦的風險很大,這讓大多數玩家寧愿選擇避開它們,或者…… 我們能找到其他的方法。
游戲總歸是游戲,獵殺潛航3當然也無法做到和實際中的情況完全一樣,游戲里的AI通常都有它們固定的行為模式,而這篇文章所要討論的就是如何找到這個模式并且加以利用,讓躲在暗處的忍者變成和敵人正面交鋒的武士。以下內容僅限《獵殺潛航3》1.4b,生涯模式100%真實度。
游戲中的驅逐艦有3種攻擊方式,按出現時間來劃分依次是39~40年艦尾投彈、41~42年艦尾+側舷投彈、43~45年艦尾+側舷投彈+艦首刺猬彈,每次改進都會使玩家的潛艇更容易被擊沉。但事實上正如之前所說,驅逐艦的進攻總是遵循著同一個模式,如果仔細觀察它們就會發現破綻。拿初期最典型的V&W級來說,如果潛艇能在它沖過來投彈之前機動到與之垂直的位置并且超速前進,驅逐艦就一定會從潛艇的尾部切過,而深水炸彈最終爆炸的位置對潛艇來說幾乎沒有威脅,這里的破綻就是:“當驅逐艦發起進攻時,潛艇若與之垂直并且超速前進,驅逐艦就永遠不會出現在指揮塔前部”。由此也引申出了潛艇對艦作戰的第一條戰術,我們可以很形象的稱之為“T形戰術”,它可以被視為潛艇對艦作戰的基礎,不過這里有幾處要點需要注意。
潛艇最初可以向任意方向行駛,但驅逐艦接近至500米之前必須保證潛艇與驅逐艦航向接近垂直。
潛艇禁止全程超速行駛,在驅逐艦接近至500米之后潛艇要保持4節以下航速。驅逐艦接近至150米左右時潛艇超速向前。
潛艇開始超速機動時如果處于滿舵狀態就必須立刻回到正舵,否則將造成加速不足。
驅逐艦即將切入潛艇航線時,安全的角度范圍是90°±50°,超過這個限制可能被撞毀指揮塔或者被深水炸彈重創。
對于作戰的目的而言,最佳的被切入角度并非90°,而是讓潛艇的艇首傾向于驅逐艦的航向,這有利于隨后的魚雷進攻。
驅逐艦切出潛艇航線后會朝潛艇所在方向轉向,潛艇可直接進攻或者立刻向驅逐艦航向相反方向全速滿舵改用艦尾魚雷進攻。
在41年以前,進攻驅逐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遠距離故意暴露自己,然后套用T形戰術。
很多同學看到這里一定會覺得這篇文章有點不正常,其實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文章從這里開始直到結尾,沒有一處正! 那么,讓我們來看看這篇不正常的文章都能做些什么。啟動游戲,打開單人任務選擇“Barham”(擊沉巴勒姆號)劇情,設置好100%真實度,選擇VII或IX型潛艇進入游戲。之后不要做任何多余的動作,壓縮時間全速直行,直到屏幕上提示你被敵人發現后立刻回到1X時間。從這里開始各位同學要面對的是一場測試,測試內容是:
*躲避驅逐艦的進攻至少3次。(及格)
*在不使用聲導魚雷的情況下擊沉3艘J級驅逐艦,并且保持潛艇完好無損。(滿分)
戰果如何?也許你遇到了些問題?可以猜到是關于魚雷。我們都知道在游戲中發射一顆魚雷必須確定3個基本參數,它們分別是目標航速、目標距離和AOB。通常情況下這三個數據是通過測量得來的,那要求你的目標必須保持穩定的航向和速度,而對于S形移動的驅逐艦來說測量數據是不可能且毫無意義的,因此目測數據就成了潛艇對艦作戰的基礎能力。其實這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難,你只需要記住“驅逐艦不管是在轉彎還是在做S形機動,它們的航速一定都是11節”。這樣一來就少了一項工作,剩下的問題就是判斷距離和AOB,這只需要積累一些經驗。魚雷進攻同樣有幾處要點需要注意:
花級護衛艦和武裝拖船的搜索航速是10節而非11節。
攻擊驅逐艦的理想距離是350~600米,首選磁暴引信。目測誤差必須控制在150米以內,AOB誤差控制在±20°。
在白天,驅逐艦會發現并躲避蒸汽魚雷,使用這種魚雷時要對目標速度修正+1節并且注意AOB。武裝拖船動力不足,無需對其修正。
盡量避免滿舵時發射魚雷,禁止魚雷發射管前蓋未被打開的情況下直接發射魚雷。
根據目標動向估計出魚雷命中后目標可能所處的距離和AOB并以此作為發射參數將大幅提高魚雷的命中率。
如果關于魚雷進攻的內容你已經看懂了的話,現在可以回到游戲里再做一次測試看能否拿到滿分。最開始也許不會太順利,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這個問題很快會被解決。
T形戰術的優點是簡單好用而且非常安全,它讓潛艇在大戰初期幾乎所向披靡。不過這種局面就像“歡樂時光”一樣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從1941年開始英軍驅逐艦開始配備深水炸彈發射炮,它們被安裝在驅逐艦的兩側,可以像發射榴彈那樣把深水炸彈拋向空中,最遠能落到100米之外的地方。那意味著驅逐艦兩側200米之內的區域已經不再安全,T形戰術自然也就風光不再。值得慶幸的是英軍并未在一開始就大量裝備這種武器,而是僅僅出現在一部分驅逐艦上,也就是說T形戰術并未就此退出戰場,事實上它能一直被用到43年。而對于已經裝備了深水炸彈發射炮的驅逐艦,相對安全的做法就是伏擊。具體方法是,當你知道驅逐艦的航線或者它在遠距離發現潛艇蹤跡并向潛艇所在方向移動時,潛艇與其航向呈90°移動500米左右,驅逐艦接近至攻擊范圍時發射魚雷。但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很快就會發現一個問題,伏擊時潛艇幾乎只能依靠艦尾魚雷發動攻擊,而且在500米距離僅憑1枚魚雷攻擊S形運動的目標是有可能失敗的,所以這種情況下還有另一種選擇。改變航向后提高航速,利用噪音讓驅逐艦探測到潛艇的位置,之后驅逐艦一定會朝潛艇所在方向轉向,下面要做事情的就和T形戰術的后半部分一樣了,這就是潛艇對艦作戰的第二條實用戰術“G形戰術”。
G形戰術的本質其實是一種防御機動,但在未被探測到的情況下使用卻能達到攻守兼備的效果,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事先調整好潛艇和目標的相對航向,在恰當的時機提高航速暴露潛艇位置從而引誘驅逐艦朝預期方向轉向,同時潛艇盡可能向驅逐艦的轉彎半徑內移動伺機發動魚雷進攻”。從41年直到大戰結束為止,這種戰術將作為主要進攻手段應用于各種場合。關于G形戰術的要點:
不同長度的驅逐艦會有不同的轉向半徑,船體越長其轉向半徑也就越大,對于潛艇來說也就越安全。
驅逐艦兩側的最小安全距離是450米,但理想的暴露距離是300~400米,所以此戰術更能適應海況不良的情況。
禁止在深水炸彈發射炮的攻擊范圍內暴露潛艇,絕對禁止潛艇停留在驅逐艦前方1000米范圍內。
驅逐艦的后方存在聲納探測的盲區,在這個范圍內即便潛艇超速航行也無法引起驅逐艦的注意。
此戰術僅用于發動奇襲,若潛艇已被探測到則失去戰術價值。
伏擊和G形戰術是在潛艇未被探測到的前提下進行的,這使它們更適合用于一對一的情況。如果潛艇意外被探測到或者2000米范圍內同時出現兩艘甚至多艘驅逐艦時這種戰術就很難發揮作用了,遲早會有驅逐艦跑到潛艇的上方。也許你已經意外的發現,即使驅逐艦上裝備了深水炸彈發射炮,潛艇還是能夠利用T形戰術順利逃脫,但你最好不要去試第二次。在41年里絕大多數的驅逐艦每側都只裝備一到兩個發射炮架,這時的反潛效率確實不高,潛艇也許能僥幸的躲過一兩次攻擊,但絕對不會是每一次,何況后來的護航驅逐艦(Destroyer Escort)都裝有八個炮架。除非你打算讀檔,否則41年后T形戰術僅允許被用在未裝備深水炸彈發射炮的驅逐艦上。
驅逐艦的威脅再次擺在了潛艇面前,我們必須找到這種新型武器的破綻才能保證潛艇的生存力,結果就促成了“Y形戰術”的誕生。這種戰術其實是由T形戰術改進而來,它們的主要區別是,T形戰術要求潛艇與驅逐艦航線的夾角趨于90°,之后保持航向。而Y形戰術則是讓潛艇尾部傾向于驅逐艦,讓驅逐艦以35°~45°夾角切入潛艇航線,隨后立即修正航向使二者保持平行。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驅逐艦上拋出的深水炸彈絕對不會落在距其船舷20米之內的地方,也就是說側舷彈幕和艦尾彈幕之間至少會有20米的間隙,而Y形戰術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潛艇行駛在兩條彈幕之間,這看起來很離譜,但它確實可行。 關于Y形戰術的要點:
受到機動方向的限制,驅逐艦接近至500米之前潛艇必須調整好大致航向,否則有被深水炸彈重創的可能。
潛艇與驅逐艦航線平行后允許誤差為±10°并確保與驅逐艦至少相距5米,根據偏差程度和潛艇位置選擇是否緊急倒車。
必要時潛艇可與驅逐艦呈35°相對行駛逆向使用此戰術,但這對潛艇的轉向精度要求更高。
正確使用Y形戰術不會造成船體受損,但會不斷損傷艇外設備,戰斗中連續使用此戰術可能導致這些裝備徹底損毀。
以上就是Y形戰術的全部內容,準備好接受測試了嗎?選擇VII或IX型潛艇進入“XXI”(XXI型U艇)劇情,測試內容:
*使用Y型戰術擊沉除Hunt級之外的任意一艘驅逐艦。(及格)
*在不使用聲導魚雷的情況下伏擊或使用G型戰術擊沉任意一艘驅逐艦。(滿分)
Y形戰術對操作上的要求有所提高而且會對艇外裝備造成一定的損壞,不過這些缺點與擊沉驅逐艦的結果相比簡直微不足道,如果對潛艇的操作很有把握甚至可以像使用T形戰術那樣直接將敵人擊垮。T形和Y形搭配G形戰術足以讓潛艇在41年之后應付所有的情況,直到1943年盟軍開始裝備刺猬彈。這種武器被裝在驅逐艦的艦首,距離潛艇200米左右時會發射出大量靠火箭推動的炸彈,它們一旦碰到潛艇就會爆炸而且散布范圍很大,那意味著T形和Y形戰術已經無法適應戰場,如果單獨使用G形戰術潛艇的作戰適應性將會大打折扣,我們必須再次找到驅逐艦的破綻才能保持潛艇在戰場上的優勢。
也許這會讓你失望,當驅逐艦在各個部位都裝上武器后潛艇就很難在纏斗中保證自身的安全了,所以我們沒有可供使用的新戰術。從這里開始,潛艇在驅逐艦面前失去了主動優勢,伏擊和G形戰術將作為主要進攻手段。和之前的情況一樣,盟軍并未在所有的驅逐艦上配備刺猬彈,所以Y形戰術仍有很大的使用空間。在游戲中的博物館里可以確認各種驅逐艦在各個年代的武器配置,或者在戰斗中利用潛望鏡觀察驅逐艦甲板上的裝備,根據情況選擇進攻方式。其實這沒什么可抱怨的,想象一下,如果連全副武裝的驅逐艦都無法對潛艇構成威脅的話,整個游戲也就沒什么挑戰性了。而且即便如此潛艇也并非毫無勝算,高明的艇長一定懂得如何在戰斗中制造有利條件,而不是一味的去肉搏。
戰術篇結尾:
經過一番折騰后,我們的武士最終又變回了忍者,不過跟正常的忍者又不太一樣,因為當你用G形戰術去進攻驅逐艦的時候,看起來就像是偷偷藏在某個人身后然后突然大喊一聲“你吃了嗎?”,那人一回頭你便一刀砍下去……。在游戲中同樣不正常的還有某些AI,比如武裝拖船就經常會圍著潛艇打轉,而且距離過近無法用魚雷進攻。其實遇到這種情況你只要等到等它向艇尾方向移動的時候突然超速向前,這樣很容易就會把距離拉至350米,在這種距離上魚雷會直接命中;蛘咴诤r良好并且3500米內沒有水面炮火威脅的時候等它向艇首方向移動時對著它直沖過去,它一定會轉向一邊,之后潛艇緊急上浮拆掉它的炮隨后擊沉它,這種方法同樣適合Y形機動后對付花級護衛艦。
很多同學也許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潛艇攜帶的魚雷有限,消耗魚雷去進攻這些驅逐艦究竟意義何在?其實這并不是在鼓勵大家看到驅逐艦就上去進攻,這里介紹了幾種可行的進攻手段,但在什么情況下以什么樣的目的去進攻驅逐艦完全由各位艇長來決定。事實上在海況良好時,平均每枚魚雷的作戰效能僅相當于7顆高爆炮彈(我們既不討論S/L也不討論100%以外的真實度),假如遭遇一支護航艦隊,你會選擇“浪費”幾枚魚雷全滅整只艦隊還是只進攻其中兩的三個目標?而且從發現一支艦隊到擊沉最后一條商船只需要一小時左右,那可是6到8萬噸。不管怎么想,在很多情況下進攻驅逐艦的做法都是值得的。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潛艇與驅逐艦作戰時操作頻率會明顯提高,你不可能再像進攻商船那樣左手往嘴里塞著零食右手用鼠標在屏幕上點來點去,所以游戲里的鍵位表一定要熟記在心才不至于在關鍵時刻亂了陣腳。以上就是戰術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
在100%真實度下,常規的測量方法通常會受到天氣影響而難以發揮作用,很多艇長因此而選擇目測航速,但這樣一來魚雷就很難準確命中目標。不過沒關系,在這篇文章里你只會看到比前面更不正常的東西,同樣是利用潛望鏡和UZO測速,但你不用花去很長時間、不必擔心目標做S形機動,更不需要暫停游戲然后拿出紙筆去做高中的幾何題。下面的這個方法能讓你在5秒鐘內判斷出目標航速,而且精度達到±0.5節。
首先這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你必須知道目標的航向而且潛艇已經埋伏在距其航線450米的垂直距離上。接下來要做的是,當目標的AOB接近90°的時候將其鎖定,根據潛望鏡上刻度跳動的頻率判斷目標航速。這看上去匪夷所思,但是原理卻十分簡單,潛望鏡鎖定運動中的目標時會與其運動方向同步偏轉,同時潛望鏡上的刻度會非常有規律的跳動,目標以不同的速度運動就會改變跳動的頻率。根據這個特性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6節和7節航速的差別,困難的是如何在沒有參照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準確判斷出那到底是6節還是7節,你需要為此積累大量的經驗,最快也要花上數天時間,上手困難也許是這種方法唯一的缺點。
“鎖定測速法”可以適應400~600米范圍內的測速操作,但它存在一個問題,相同的目標速度在各種距離距離上會表現出不同的刻度跳動頻率。比如在400米處判斷目標為6節航速,而在500米距離時這個頻率所對應的航速卻是5節左右,這就是為什么使用這種方法測速的基本條件之一就是事先將潛艇擺在目標航線兩側450米處,因為你只能在固定的距離上積累經驗和發動進攻,除非你像狙擊手那樣把所有距離下的修正數據都整理成一份列表然后貼在顯示器上,這對大多數玩家來說顯然沒有必要。
選擇什么樣的攻擊距離由各位艇長決定,但這里推薦450米的原因不止一個,首先是進攻艦隊時選擇450米距離更合理。在很多情況下潛艇會鉆到編隊里面去攻擊那些大魚,通常這些艦隊的列與列之間都相距600米左右,一旦整個艦隊開始做S形機動,潛艇所處的位置剛好可以避開相鄰一列船只的移動路線,而潛艇只需要根據情況調整距離就可以對整列的船只發動進攻。S形機動不會對鎖定測速法造成影響的原因很好理解,因為它要求目標AOB在90°±20°時才開始測速,而目標不管如何轉彎你都一定有機會測出航速然后發射魚雷。這個特性幾乎使遠距離發射魚雷失去意義,在與目標相對位置不利的情況下,潛艇甚至可以直接在水面機動到目標前面數百米的進攻位置上而完全不必理會它是否會發現你,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測速開始前必須保持潛艇靜止,最低的要求是速度小于3節并且距離誤差在50米以內,否則難以保證測量精度。
確定近距離攻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鎖定測速法可以測得十分精確的數據,在450米這種距離上發射魚雷的目的就不再是擊中船體了,而是命中要害。你可以在設置好魚雷參數后解除對目標的鎖定,然后把潛望鏡上的十字對準要害處發射魚雷,并且根據每次魚雷爆炸的位置和消耗時間修正判斷上的誤差,這能幫助你正確的積累經驗。游戲里大型商船的航速幾乎都在5~8節的范圍內,只有油輪和小型貨輪偶爾會以到9~11節的速度航行,所以需要記憶的信息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大。隨著經驗的積累你可能察覺到有些頻率看起來比6節快但又比7節慢,如果你開始有這樣的感覺就說明你能識別的航速已經精確到了半節,這意味著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一旦熟練掌握了這種方法之后你發射出去的魚雷將會顆顆致命,你甚至會因此而討厭T2油輪,所以綜合這些因素來考慮,只有在450米左右的距離上才能完全發揮鎖定測速法的優勢。另外,在積累經驗的階段建議使用蒸汽魚雷和撞擊引信,電動魚雷的特點對于商船來說意義不大,而蒸汽魚雷的速度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誤差所造成的影響,萬一魚雷失準或者啞火也來得及補射。
游戲的過程也就是探索的過程,熟悉了一些東西之后就去尋找些陌生的,用過正常的方法之后就去試試不正常的,你總要在游戲中不斷找到新的東西來滿足自己。就像最開始提到的那樣,游戲總歸是游戲,即使我們在游戲里選擇了100%真實度也并不意味著更接近現實。但是100%代表的可以是一種態度、是一種對更高的挑戰,所以你會覺得那些方法是為了在游戲里刷出更高的噸位嗎?也許你會,但如果這篇文章讓你重新燃起了探索獵殺潛航的欲望,那才是我寫下這些東西的真正目的。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