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從最初的IPHONE一直到現在的IPHONE4S,其實蘋果的手機在外觀上沒有多大的改動,僅僅只是內部的升級、限購方式取得了驚人的效益
Apple的Tick-Tock分析
或許Apple的Tick-Tock和Intel的只是一個形式上的巧合,但是其背后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要讓公司有更大的獲利,畢竟現在的商場就宛如是從前的戰場,都是各路豪杰爭權奪利的地方,正如孫武所謂『兵者,詭道也。 』,不出奇招,豈能奪得天下之大位,在這邊就有請各位看倌評評在下不才分析是否有理。
如果當年我有iPhone的話,別妄想我會征服宇宙,我只會因為沉迷于生氣鳥而忘了寫孫子兵法。
1.舊瓶戰略節省成本
首先我們先將Intel的Tick-Tock放在一旁,把Apple這種新的『類Tick-Tock模式』取個名字,就以舊瓶裝新酒為名,叫「舊瓶戰略」好了。舊瓶戰略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節省成本,在相同的外觀下,產品的外型設計就可以先省下來,而且后端相對應的倉儲、運送、包裝,都可以直接延用舊有系統,這等于是將一系列的成本平均分攤到兩個產品身上,讓產品更具價格上的優勢。在制造的過程中,也和這個情況非常類似,生產線只需做最小的調動,就可以生產下一代的產品,無論是生產設備的異動、原物料的更動、員工的訓練,都可以將新產品所需的支出省下。
2.分散風險
而且看看iPhone 4慘不忍睹的白色機事件,因為白色機身玻璃上的涂料有著量產的困難,太薄的話會透光、太厚又會讓觸控面板難以密合,因此上市時間延宕了十個月。如果這十個月的時間,換來的是馬上就要推出新款手機的消息,我想不但消費者怒不可遏,連Apple高層晚上睡覺也是被惡夢嚇到尿床,經過了那么久的努力后,要是白色 iPhone 4的產品周期只有不到六個月,那投下去那么多的資本,要怎么撈回來,因此,讓身為接班人的iPhone 4S也繼續使用相同的機身的話,那這個危機和風險,就可以分攤到第兩年的時間,讓對公司的傷害盡量減到最低。
望穿秋水,經過十個月的分離,總算是讓黑白郎君一起登場了。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產品的外觀不受消費者喜歡的話,那豈不是告白一次要被打槍兩次的意思嗎?話是沒錯,不過對方可是Apple耶! Apple耶!怎么可能推出外型不吸睛的產品,所以這一點,就不必討論了。
3.消費者不落人后的心理
另一方面,在對于消費者而言,這舊瓶戰略也確實有它獨到之處。首先它創立了自己的甜蜜點法則,一般3C產品的規則就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但是 iPhone則是早買早享受,晚買等新貨,它的價格很硬,等再久都差不多是那個價格,如果進場時間晚了,就會變成拿一支快要退居二線的手機,因此只要新機一上市,就會造成換機熱潮,舊瓶戰略輔以賈伯斯引以為傲的「饑餓銷售法」,讓在這股熱潮中的消費者,因為買不到而更想買,也就造就了下次一推出就要先搶先贏的念頭。
那在推出新產品之后,拿舊產品的人怎么辦?沒關系,反正別人也看不出來你拿的是舊的。沒錯! iPhone除了是手機之外,它也漸漸成為一種地位象征,象征著對于品味的追求(即使很多人覺得iPhone只是盲目的跟隨者),拿出iPhone,就代表你很有品味,就算是拿著舊款的手機,只要若無其事地拿著它瀏覽facebook,任誰會以為你是跟得上潮流的蘋果迷。
4.隨時都買
另外,對于一些只想搭上蘋果列車,卻不在意艙等的人來說,要他們在上市一段時間后,甚至下一代機型推出后,掏錢買舊款都不是問題,反正手上的東西和大家的都一樣嘛。那想要等旗鑒機王的消費者要怎么辦呢?沒關系,Apple已經從根本面解決你的問題,你只有『新外型,但不是最強』,以及『舊外型,但內裝升級』的兩種選擇,所以你永遠不用等,反正也等不到,想買的時候給他買下去就對了。
5.買完再買
最后一點,由于許多國家的電信商合約都是兩年一簽,因此許多要換新手機的消費者,都是等到合約期滿后,再續約買新機,所以不論你之前買的是『新外型版』或是『內裝升級版』,下一此購買新機的時候,都已經是Tick-Tock轉一圈之后的事了,所以手上的新機都經過外觀翻新,內裝升級兩次,基本上都可以滿足購買新機的期望。
怎么樣,舊瓶戰略真是算計到令人發指、罄竹難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