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Falcom是國內老玩家們所熟悉的一家游戲廠商,它曾經推出了眾多經典的JRPG,也讓不少玩家深深記住了它。這里我們整理了該公司十大經典游戲系列,你嘗試過幾種呢?
Falcom是國內老玩家們所熟悉的一家游戲廠商,它曾經推出了眾多經典的JRPG,也讓不少玩家深深記住了它。這里我們整理了該公司十大經典游戲系列,你嘗試過幾種呢?
作為一家總員工人數不到50人的小公司,Falcom在中國玩家心目中的知名度絲毫不次于日本歐美等頂尖游戲廠商,這個小公司以JRPG為主打,雖然沒有動輒數十億的日元的制作經費,但Falcom用其精致的人設,優美的音樂,溫馨感人的劇情為JRPG界帶來了一股清風,沒有耀眼奪目的外表,只有來自內心的感動......
1.銀河戰爭
Falcom最早的游戲,誕生于1982年,原名ギャラクティック ウォーズ(Galactic Wars),登陸平臺為大名鼎鼎的PC-8810,由于該游戲歷史過久,網上和書籍中已經找不到任何關于該游戲的詳細介紹和游戲游戲截圖等等,對于此游戲我們只知道:
1.這是Falcom的第一款游戲。
2.這是一款非RPG類型的SLG游戲。
3.這款游戲講的是銀行系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爭。
完畢
2.全景之島
1983年Falcom一口氣推出了9款游戲,其中大部分登陸PC-8XXX平臺,而在這其中有一款在1983年12月發售的名叫ぱのらま島(Panorama Island)的游戲為今后Falcom的游戲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款譯名為“全景之島”的游戲同樣由于年代久遠而查找不到太多資料,但有幾點我們可以看到這款游戲對Falcom今后的游戲類型造成了多么深遠的影響。
首先這是一款RPG,噢,有人會說,不就是一款RPG嗎?至于嗎。但是,這款RPG的特點在于游戲人物需要不斷補充食物才能保持人物的體力。關鍵詞,事物!Falcom游戲對于食物料理的熱愛原來源于此游戲啊......
3.屠龍戰士系列
1984年同上一年相比,雖然Falcom推出的游戲數量從9款大幅減少到5款,但在這其中有一款堪稱Falcom游戲史上堪稱傳奇的一款游戲,這就是ドラゴンスレイヤーVer 1.0(Dragon Slayer),譯名“屠龍戰士”,由Falcom首席資深程序員兼游戲導演木屋善夫親手打造,一共開發了八部作品,但游戲類型卻各自不同。包括了角色扮演游戲、動作角色扮演游戲、模擬等。
作品彼此間的最大關聯就是主題都與“屠龍”有關。這是一款在全景之島基礎上改良的融入很多歐美RPG元素的地牢探索型ARPG,在當時被日本PC游戲業界(注意是PC)并稱為三大PCRPG之一(另兩款為《Hydlide》和《夢幻心臟》)。當然《屠龍戰士》系列被稱為Falcom游戲史上的傳奇并不是因為這一點,而是因為這款游戲系列一共出了8部,我們可以看一下這8部游戲列表。
1. Dragon Slayer(屠龍劍)(1984年)(ARPG)
2. Xanadu(迷城的國度)(ARPG)
Xanadu(1985年)
Xanadu Scenario II(1986年)
3. Romancia(羅曼西亞)(1986年)(ARPG)。
初為“Dragon Slayer Jr.”,后升格為“III”。
4. Dragon Slayer IV Drasle Family(屠龍劍4)(1987年)(ARPG)。
5. Socerian(七星魔法使戰國傳奇)(ARPG)。
Socerian (1987年)
Socerian Utility VOL.1(1988年)
Socerian 追加 Scenario VOL.1 (1988年)
Socerian 追加 Scenario VOL.2 戰國Sorcerian(1988年)
6. Dragon Slayer(英雄傳說)(RPG)。
當初沒有“VI”的文字。此后獨立為英雄傳說系列
Dragon Slayer 英雄傳說(1989年)
Dragon Slayer 英雄傳說II(1992年)
7. Lord Monarch(SLG)。
Lord Monarch(1991年)
Advanced Lord Monarch(1991年)
8. 風之傳說Xanadu(ARPG)。
風之傳說Xanadu(1994年)
風之傳說Xanadu II(1995年)
其中請注意第2、5、8部,然后著重注意第6部!
4.迷城國度系列
1985年發售的《屠龍戰士2:迷城國度》,是日本PC游戲史上最受歡迎的ARPG,初代作為橫向卷軸游戲,以大量隱藏要素和極高的難度在日本PC界掀起了一股旋風。總銷量超過40W(不要習慣了現在COD動輒千萬級別的銷量而小看這個數字,事實上40W的數字是當年日本PC游戲界的銷量冠軍)。
然后Falcom接連發售了《迷城國度2》(1986)《風之傳說:迷城國度》(1994)《風之傳說:迷城的國度2》(1995)《謎城國度NEXT》(2005),畫面從最早的橫向卷抽到2D再到3D,畫面在進步,游戲性更是大大加強。特別是《謎城國度NEXT》各種各樣不斷出現的迷宮、道具,怪物,魔法、還有多彩的成長要素,是款比起劇情來,更注重迷宮探索的游戲。
5.伊蘇
早期的“伊蘇”系列是作為難度降低版的《迷城國度》而開發(Falcom是多喜歡從自家的游戲尋找靈感然后制作新游戲啊),從1987年的第一部作品到現在,一共經歷了7代正統作品(不包括重制)以及一部前傳。“伊蘇”一詞來源于法國民間傳說,是一個四面被大壩環繞的半島。而在游戲中古伊蘇國是一個在空中懸浮的島嶼,紅發的少年冒險家“亞特魯·克里斯汀(Adol Christin)”作為主角,開始其探索古文明的冒險經歷。
“伊蘇”系列的幾大特點從初代一直沿用至今而為玩家所津津樂道:
1.戰斗方面為即時戰斗,操作方面也只有奔跑、跳躍、揮劍、施展法術,沒有復雜的指令。
2.作為主人公的“紅毛”,除了在《伊蘇2》結局中呼喚“菲娜”的名字之外,都是以旁白字幕或是劇情描述亞特魯的意思,沒有半句對話......
3.Falcom精良的美工和音樂設計,特別是后者,其游戲音樂旋律之動聽,被日本游戲業界公認為“史上最具影響力的RPG音樂”之一!
附伊蘇系列作品:
1987年 6月21日- 第一代《伊蘇I(艾斯塔里亞篇)》于PC-88平臺發售。
1988年 4月22日- 第二代《伊蘇II(空中王國伊蘇篇)》于PC-88平臺發售。
1989年 7月21日- 第三代《伊蘇III 伊蘇歸來的漂泊者(菲爾蓋納篇)》于PC-88平臺發售。
1993年11月19日- 第四代《伊蘇IV 太陽的假面 (塞爾塞塔篇,TONKINHOUSE開發)》于SFC平臺發售。
1993年12月22日- 第四代《伊蘇IV 伊蘇的黎明(塞爾塞塔篇,Hudson開發)》于PCE與SUPER CD-ROM2平臺。
1995年12月29日- 第五代《伊蘇V 消失的砂之都凱芬(凱芬篇)》于SFC平臺發售。
1998年 4月24日- 重制版《永遠的伊蘇I》于Microsoft Windows平臺發售。
2000年 7月 6日- 重制版《永遠的伊蘇II》于Microsoft Windows平臺發售。
2003年 9月27日- 第六代《伊蘇VI 納比斯汀的方舟(迦南諸島篇)》于Microsoft Windows平臺發售。
2005年 6月30日- 重制版《菲爾蓋納之誓約(菲爾蓋納篇)》于Microsoft Windows平臺發售。
2006年12月21日- 前傳 《伊蘇·起源(700多年前的伊蘇篇)》于Microsoft Windows平臺發售。
2009年 9月17日- 第七代《伊蘇7(阿爾達格篇)》于PSP平臺發售。
2010年 4月22日- 重制版《菲爾蓋納之誓約(菲爾蓋納篇)》于PSP平臺發售。
2012年 9月27日- 重制版《塞爾塞塔的樹海(塞爾塞塔篇,官方重制正史版本)》于PSV平臺發售。
6.七星魔法使
《七星魔法使》作為屠龍戰士的第五部作品,發售于1987年,融合了日式和美式RPG的特點,以組隊系統,多角色(可創建10名角色),多職業(4各種族60種職業......),調配魔法(七種屬性共120種魔法)為亮點,配合大量資料篇,成為Falcom代表作之一。
7.英雄傳說
1988年發售的作為“屠龍戰士”系列的《英雄傳說》和《英雄傳說2》(1992),在當時并沒有引起太大關注,因為這兩部開篇只是《勇者斗惡龍》系列的模仿者。直到1994被傳為“卡卡布三部曲”開篇的《英雄傳說3:白發魔女》的發售,從此“英雄傳說”系列成為了Falcom的中流砥柱。
《白發魔女》、《朱紅之淚》、《海之檻歌》以其曲折感人的游戲劇情,優美動聽的游戲音樂,精致的畫面和有趣的游戲系統為Falcom徹底奠定了公司核心:非主機平臺的JRPG。這對廠商來講是一個大不幸而對玩家(特別是中國玩家)來講又是一場大幸。錯過FC黃金發展時期的Falcom沒有大量的原始資本積累,從而造成資金力量開發人員數量薄弱而漸漸跟不上大廠商的步伐,從而與主流主機平臺漸行漸遠,也更加堅定其堅守PC平臺的決心......
8.雙星物語
2001年,作為Falcom之前很少采用的以萌系元素為主《雙星物語》出現,游戲加強了迷宮戰斗,料理系統和寵物培育系統,雙主角的設定配合七瀨葵老師的游戲插畫讓玩家們眼前為之一亮。
9.空之軌跡
“卡卡布三部曲”完結5年后,被廣大中國玩家所瘋狂追尋熱捧的“軌跡”系列發售了第一部,《空之軌跡FC》,關于空軌三部曲已經無需多言,或者說任何言語都是蒼白無力的。關于這部作品,想說的太多太多,當臨下筆卻一個字都打不出來。劇情,畫面,音樂,人物塑造這些方面雖然都不算頂尖(跟日本幾個國民級RPG相比來說)但就是這么一個不完美的游戲讓人至今沉湎其中。
艾絲蒂爾,一個一分大小姐二分天然呆三分傲嬌四分元氣的雙馬尾女孩是我十多年的游戲歷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為深刻的虛擬人物形象,甚至超越了蒂法春麗。按這個趨勢Falcom是準備在“軌跡”系列上狠狠的撈上一大筆,空軌完結后的零軌碧軌那由多軌跡和閃之軌跡,雖然Falcom一向是挖坑不填,但誰讓軌跡系列就有這么大的魔力呢?玩家們是跳的前赴后繼心甘情愿不可自拔......
目前,空軌三部曲的總銷量已經突破100W套(還是那句話,銷量要跟公司規模和制作成本掛鉤,這個數字對Falcom來說已經很優秀了),為此Falcom專門舉辦感謝祭來感謝購買正版游戲的玩家。對此我只想說四個字,趕緊填坑!
10.咕嚕小天使
作為一款全程語音的3D萌版解謎類的動作冒險游戲,我只能說這款游戲很萌很萌,很萌很萌......您家如果有學齡前的幼童,一定不要忘了推薦給他玩......
結語:
礙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列舉十個在Falcom歷史上有重要地位和比較有特點游戲,因此部分游戲如《撼天神塔》、《魔喚精靈》、《伊蘇VS空軌》等只能落選,實際上我們從這幾部游戲中可以看出,Falcom是一個比較擅長“炒冷飯”的公司(無貶義),而且極其喜歡從自家的作品里往外擴展延伸,比如說“屠龍戰士”是改良版的“全景之島”,然后從“屠龍戰士”中延伸出了“迷城國度”和“英雄傳說”,而“伊蘇”又是難度減弱版的“迷城國度”,“卡卡布三部曲”和“空之軌跡三部曲”又都脫胎于英雄傳說,然后“軌跡”系列獨立于“英雄傳說”系列繼續擴展......廢話不多說,只希望有生之年Falcom能把軌跡的坑填滿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