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三個詭異又精彩的進球,你一定看的目瞪口呆。想學習嗎?那就看完此文吧
第一個進球是我安裝好實況2010后打進的第一個進球,對我來說有特殊的紀念意義,同時它的精彩程度也絕不亞于足壇百大進球前十位,來自皮爾洛一腳32米左右的直接任意球,皮球打在橫梁和門柱的交界處入網,守門員鞭長莫及,本人玩實況多年的各項技能中,任意球算是一項最拿手的好戲,無論是WE2000,2002,還是后來的PES6,WE2007,我的任意球進球數都相當恐怖,至今我仍保留著PES6和WE2007大師聯賽所進的將近150個任意球破門存檔,身邊的球友說我任意球適當點球用的人,所以這個進球絕非偶然,而對于我來說作為第一個進球的意義更顯重大。
第二個進球最貼合本貼主題,由于當時尚未適應2010的打法和節奏,于是我用巴薩對陣中國尋找感覺,沒有想到電腦控制的中國隊卻進了我一個如此精彩絕倫的進球,姜寧禁區左側肋部帶球,扣過阿爾維斯之后緊接一個馬賽回旋晃過補防的G.米利托,右腳推射遠角,巴爾德斯撲球脫手,趙旭日補射得分,姜寧的一系列過人動作堪稱梅西附體,這樣的進球在現實中絕對是天方夜譚。(聲明,本人從實況2玩到現在,已經有14個年頭,絕對不是菜鳥,對陣的電腦是最高難度,只是一時尚未找到2010的節奏,所以這個進球絕對堪稱詭異)
第三個進球仍然是我被電腦進的球,或者說是我幫電腦進的球,這是在歐冠聯賽小組賽上,我用米蘭對陣布拉格斯拉維亞,對方球員沿左路強突內斯塔下底傳中,傳到中路蒂亞戈希爾瓦角弓一墊,將球做給身旁的博內拉,只見說時遲那時快,博內拉及時插上,一個漂亮的魚躍沖頂,攻破了阿比亞蒂的十指關,只是我玩實況多年,所見到的最漂亮的烏龍球配合,無論是蒂亞戈希爾瓦的助攻,還是博內拉最后的致命一擊,都堪稱無間道的完美之作,史稱終極無間。
關于任意球,我簡單講講:
首先你要做好心態上的準備,第一點就是你要覺得自己是在踢球,而不僅僅是游戲,
如果僅僅為了進球,利用一些游戲并不完善的地方,那就算進了你也沒有成就感,
明確了這一點,那你就要開始用足球的思維去思考你的罰球,而不是游戲的思維,
接著你要開始考慮你想將球踢成什么樣子,也就是自腦海中模擬你需要的彈道,
簡單地說,你想讓球怎么飛,這是學習任意球,成為任意球高手最初的三點心態準備,
其實每一個任意球都是靈感的爆發,以及對彈道的控制的產物,
套用我最愛的球星巴喬對任意球的理解就是:任意球就是兩秒鐘的靈感.
接下來,講解一下我個人對各個按鍵對彈道的影響:
一.方向鍵
方向鍵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最先用到是左右鍵,然后會用到上下鍵,在接下來又要用到左右和上下的結合
首先,罰球前你最先做的是什么?
當然是把鏡頭左右轉動,調整到合適的開球角度,這里就要先說左右鍵
何謂合適,每一個進球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么選擇的出球方向也是隨著情況的不同而改變的
在你選擇了你需要的彈道之后,你就要開始考慮
你是要直上直下的電梯球(也就是落葉球,代表人物皮爾洛,儒尼尼奧,C.羅)
還是要美麗弧線的圓月彎刀(代表人物貝克漢姆,米哈伊洛維奇)
又或者是力拔千鈞的重炮(代表人物卡洛斯,杰拉德,巴拉克,巴蒂斯圖塔)
還有就是融會貫通各種技巧的混合式(力量,速度,角度,弧度,下墜的完美結合)
1.落葉球
落葉球是從人墻上方越過再掛入死角(如上圖第一球)
那么你可以將屏幕的中間對準你想要飛入的那一側門柱的內側少許
屏幕的中間如何確定?開球前屏幕上方都會顯示距離球門多少米,你可以用這個數字作為屏幕的中間線
至于少許是多少,即使你不刻意加弧度,球員踢出的球也會多少帶一點點內旋
所以根據踢球者是有左右腳的不同,要預留內側弧線的提前量
2.弧線球
由于要使用到弧線,所以一開始就要為皮球拐彎預留足夠的空間
有時候甚至需要瞄準門框以外的位置,(想想卡洛斯那個神奇的飛向角旗的球吧)
弧線根據距離和使用力度球速的不同會有變化
每一代每一個人都不同,球員的起腳姿勢也會影響弧線的彎度
卡洛斯式助跑對力量和球速以及外腳背弧線有加成
貝克漢姆式助跑對腳內側弧線有加成
皮爾洛式(看上去很隨意的樣子)有助于下墜和內側弧線
C羅式,托蒂式有助于球速和下墜
對于弧度的感覺需要勤練去體會,我安裝好每一代實況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入訓練模式練習400個左右的任意球
期間變換不同的球隊,罰球位置,發球隊員,以及同一個人或者同一位置的不同彈道,打近角和遠角成功率高低的區別
還有加力與不加力,加弧度與不加弧度等不同操作間的效果區別
一般耗時4-5個小時,所以別一上來就急著打比賽
無數次的練習才能造就正式比賽場上一瞬間的正確選擇和完成選擇的完美手感
3.重炮
重炮一般是距離禁區線極近或者極遠(33M以外)才會用到
基本是一種是指哪打哪的直線式,多用于近距離轟炸守門員頭頂近角
或者是第二種卡洛斯變態進球式的繞過人墻飛向角旗再回來的方式
第二種需要參照上一節對弧線的理解
好了,決定了開炮角度
接下來再說說方向鍵的第二個用途,也是開球的第二步:上下鍵的運用
一個任意球的進球并不是按下射門鍵,然后聽天由命那么簡單
按下射門鍵之前還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
其實上下鍵很簡單,上是加力,下是減力
這都是在射門前直到進球或出界貫穿整個罰球過程始終要按住的
你也可以不按,有加有減當然就有不加不減,關鍵還是在于你的選擇和組合
在來到方向鍵的第三個用途,這一個用途發生在按下射門鍵蓄力槽出現后直到球飛行結束
那就是左右加弧度,除少數情況用到外腳背外,大多數用的都是內側弧線,也就是右腳往左左腳往右
如果事先有按住上下加減力,那么就演變為左上、左下或者右上、右下,也就是兩個同時按
兩個功能同時實現,以右腳為例
左上=加力+內側弧線
二.R.L鍵
相對來說,我用的較多的是R1.R2兩個鍵
我個人的理解,R1R2都是在蓄力前就可以按住不放的
主要是對加減力度,弧度,下墜三項主要彈道參數做一個加成或者減弱的修正影響
先說R1,R1鍵主要的作用是:
1.球速增加,但效果不如方向鍵上明顯,主要用于25-30的任意球,這個位置按上力度過大,容易打出直線上升高出橫梁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彌補發球隊員本身的“射門力量”數值較低
2.關于下墜,很多人以為R1會影響下墜,其實不是的,上圖第一球皮爾洛的落葉球我就是通過方向鍵左上+R1實現的
所以說R1其實也是可以增加下墜的,這是在較遠距離追求高球速的時候產生類似乒乓球拉弧圈球效果,讓球產生劇烈的上旋從而達到彈道下墜的目的
3.弧度增加,沒有方向性的指向,只是對左右方向鍵的弧度產生一定的加成效果,沒有按左右方向鍵的話,默認對內側弧線產生少許加成
再到R2,
1.R2對球速有減慢的作用,但效果同樣不像方向鍵↓的效果明顯,并且影響方式也不一樣
方向鍵↓主要影響的是出球的初速度,也就是說,按住方向鍵↓,提出的球一開始就是比較綿軟無力的(球速不是越快越好,要視罰球位置而定)
2.而R2的減速作用則均勻的作用于皮球飛行的過程中,使球呈拋物線逐漸衰減從而出現較為明顯的下墜彈道
3.同時對于弧度的影響可參照上面R1的理解
三.射門,短傳,長傳,直塞
1.射門鍵
從簡單的說起,大家都知道射門鍵用來蓄力,但是我發現有些人進入了一個誤區
也就是說都喜歡固定的使用一種蓄力的按法,比如都是分兩次達到某一個力度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蓄力的過程雖然只是一瞬間,但是變化也是很多,而且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
以200%為滿計算
同樣是100%分兩次按,其實可以做出多種不同效果,用于多種不同情況
這取決于你第一下和第二下所占比例的不同
我對于力量槽的理解是,第一下決定力度與球速,第二下決定彈道高度
舉個例子,一個禁區前沿20米角度較正的球,方向弧線等都合適的情況下,兩段蓄力的分配的不同,就有可能影響到皮球是否能夠越過人墻而且落入球門,
一種是平均:每一下蓄力50,兩下達到100
這樣的情況在發球隊員射門力量不大(85以下),任意球精度較高、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多數可以越過人墻,但不一定能下落進入門框范圍
如果球員力量較大,那么就容易打飛或者擊中人墻
第二種情況:第一下大(70-80),第二下小(20-30)
這樣的情況基本上是擊中人墻的多,或者打飛
第三種情況:第一下小(10-20),第二下大(70-80)
這樣的情況會導致球速雖然較慢,但是彈道的拋物線角度較高,而且上升下墜都比較明顯,在20米這種距離較近的情況下,難點在于越過人墻又不能一飛沖天,打中球門范圍才是最重要的,球速再慢也是相對而言,再配合R2增加下墜,進球率是以上三者最高的
還有些情況是不需要分兩段的,例如遠距離重炮,一錘定音,哪怕是按到150的力度也不算錯
另外禁區線上的重炮打守門員頭頂的上角,也是一種幾乎必進的打法(這里只研究直接任意球,一撥一射暫不討論)
角度對準沒有人墻一側門柱,預留默認弧度和皮球進入的空間(大約一個球的寬度),按住方向鍵上+R1,兩段蓄力5+15(意思是第一下5%,第二下15%,以下都這樣表述),試試吧,禁區弧內的球很管用
2.短傳鍵和直塞鍵
大家也許一直以為這兩個鍵在直接任意球終是沒有用的,其實是錯誤的
這兩個鍵做很大大地!!!
效果類似R1R2或者方向鍵上下
但是卻更為明顯,或者說是加成疊加
直塞鍵+方向鍵↑,加力效果非常明顯,但同時對于弧度和下墜的減弱已非常明顯,能夠打出不會旋轉的炮彈一樣的球
短傳鍵的作用剛好相反,減力,減球速,但是大大增加弧度和下墜,用在近距離任意球尤為明顯,但是也有很大可能使球速過慢,讓守門員有足夠撲救的時間
而且這兩個鍵只能在球飛行的過程中按,對手指的才做要求也稍高
我的任意球經驗就先講到這里,最后想說的就是,任意球大師不是一朝一夕煉成的,足夠的靈感+正確的彈道選擇+千百次練習造就的手感+對想象中的彈道的完美實現,才能在罰球這瞬間決勝的時候取得精彩的進球,任何一個任意球都只有一次機會,這就需要你在訓練模式中不斷的積累,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創造力和完善自己的操作,由始至終,我都沒有像以前的任意球技術貼那樣去區分多少米到多少米該怎樣怎樣,因為我始終認為,任意球是最具創造力和想象空間的瞬間,任何死板的操作的生搬硬套,都不可能造就一個大師,我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不斷改進不斷適應中走過來的,從WE2000奠定自己的任意球水平開始,我就再也沒有覺得那一代的任意球時罰不進的,每一代的任意球都有區別,確實有些容易有些稍難,但都只是相對而言,有了正確的思路和完美手感,任何時候都能找到突破口,祝大家都能享受到足球和實況帶來的快樂和享受。
來自一個14年的實況玩家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