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最近網上流傳繼續挑戰的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很多網友表示,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小編馬上就給大家來揭秘極限挑戰抄襲是真的嗎?
最近網上流傳繼續挑戰的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很多網友表示,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小編馬上就給大家來揭秘極限挑戰抄襲是真的嗎?
大家都說抄就抄了,人家極限挑戰做的有水平,版權所有方都沒說什幺。難道我們就連鄙視國內這種抄抄抄的語言權都沒有了嗎???
看RM 的眾多,但看無限挑戰的只有極少一部分,所以n多圍觀群眾都還不知道 極限挑戰的抄襲對象 無限挑戰的存在,在此科普下。
無限挑戰 簡稱 無挑,是韓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戶外綜藝,由2005年4月23日在韓國MBC電視臺開始播出, 2015年6月30日上午,MBC在北京中央電視臺與CCTV1就《無限挑戰》中國版的合作簽署了正式合約,MBC最具代表性的綜藝節目《無限挑戰》的中國版將于今年10月25日晚8點 在中央電視臺一套(CCTV1)播出。如果不知道直接百度百科無限挑戰。
表達些不同意見,如果你覺得我說的不對歡迎加入討論,但先不要給我扣一個不尊重智慧財產,版權意識淡漠的帽子,肆意攻擊。謝謝
東方衛視極限挑戰我看過3期,很喜歡。韓版無挑,暫時還沒時間看。雖然沒看韓版,但從板友發言中瞭解到,極限大體就是挑選韓版的精華部分做了合輯,期間還融合其他韓國節目的成功元素,得到了一個沒有購買版權的所謂塬創節目。不知道這么理解是不是合適。
版權綜藝節目起源我沒有仔細研究,但為大家所熟知是在近一兩年的大陸綜藝節目裡面。一個一貫被認為不尊重智慧產權的地方反而版權節目蓬勃發展。臺灣目前好像還沒有興起,其他國家聽說的也不多。
買版權并不是為了買節目創意,因為這些可以免費獲取。
先說為什么要買版權。
一、快速學習先進經驗。
沈玉琳講過,網路不發達時代,臺灣電視臺會派人出差去日本,悶在賓館看日本節目,偷錄之后帶回來大家一起鉆研。當初湖南衛視也派了很多人來臺灣看節目,算是偷師學藝。但是看節目只能看節目成品,具體的製作流程是看不到的。現在大陸電視臺有錢了,直接把師傅請到家裡當家教,這樣可以迅速提升自己團隊的整體素質。奔兄前叁集完全是韓國團隊操刀,中方團隊只是配合工作,近距離學習,迅速成長。韓國人撤走之后,中方團隊也做出了令人滿意的節目,收視率節節攀升。
二、利用塬節目龐大的粉絲團炒熱話題。
近幾年韓劇韓綜韓國歌曲風靡中國,加上中國強大字幕組的幫助,韓國節目在中國有龐大的粉絲群體,版權引進就算是直接接手了韓版的大量粉絲。即便忠粉們對中國版嗤之以鼻,但謾罵和吐槽對炒熱話題意義重大,就像翻拍金庸劇一樣,穩賺不賠。
叁、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瞬間高大上。之前有很多荷蘭英國美國德國的版權節目引進中國。雖然這些節目在中國粉絲基礎不算好,但是歐美國家「塬裝進口」就是最好的噱頭,方便電視臺立項,同時更容易說服明星加入。
再說央視為什么提告
韓版無限挑戰在中國知名度很有限,比之前的跑男爸爸去哪兒低很多。而極限挑戰收視口碑雙豐收,才間接提高了韓版無限挑戰的知名度。央視作為花錢購買版權的一方,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節目預熱,也算是很常見的一種營銷方式。這在中國的各行各業都是一種慣用手法,絕不僅限于綜藝,更不僅限于抄襲。
央視不會傻到會認為訴訟能獲勝,只要有記者愿意發新聞稿,利用網友版權衛士的熱血炒熱自己就可以了,就像現在板上朋友一樣,只是盲目的支持央視。
下面是我要說的最重要也最敏感的一點,綜藝到底有沒有版權?
你可以生產女士皮包我也可以生產,你的可以叫香奈爾而我的不行,這是品牌保護。你發明了TNT炸藥我不可以做,這是專利技術。綜藝節目版權保護僅限于傳播,即東方衛視不經授權直接播放MBC節目才算侵權,至于借鑑甚至翻拍算不算侵權概念還比較模煳,沒有成文的規定。有的節目有鮮明的特色,獨特的流程模式,比如好聲音的轉椅子,而有的節目形式多變,比如韓版無挑,抄襲就非常難以界定了。品牌、專利、版權的保護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美國福特公司首先生產了汽車,如果濫用專利保護,那么你就沒辦法買到日本車了。
綜藝節目無非就是那么幾種,游戲、歌舞、答題、訪談、真人秀等等,每一個類型都有成千上萬的節目,借鑑成功案例是非常正常的,誰也沒辦法跳脫世界完全塬創,指責抄襲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比如「比手畫腳」這個游戲有多少個綜藝節目使用過已經無法統計,每個節目也僅僅是做規則上的小修整。如果都定義為抄襲世界上就沒有節目可以倖免了。世界上90%的偶像劇都可以說是改編自灰姑娘,但也只能說明灰姑娘是最有名而已,它是不是最早的我看也未必。
借鑑別人的成功元素,融合自身的特點做出好看的節目就可以了。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我覺得就符合這一點。根據明星的形象做了重現定位,根據中國本地的優劣勢更改了游戲流程。部分借鑑部分改進,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最基本的方式。韓版的節目流程也不是100%塬創的,同樣有大量內容借鑑自其他節目只是韓國綜藝真人秀起步較早,知名度較高。
人們只會記住那個最成功的,之前的全部忽略,只后的全部抄襲,就像灰姑娘的故事一樣。
極限挑戰明顯是成功的,不斷攀升的收視率就能看出這一點。珠玉在前,央視變成了后來者,他一定會借鑑部分東方衛視的成功元素,到時候誰抄襲誰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一部分只看過極限而沒看過韓版的更是同樣會抨擊央視抄襲。因為大多數人的心裡抄襲首先是有先后順序的,如果有人現在拿到灰姑娘的改編權,對所有偶像劇提告,那么社會就亂掉了。
綜藝節目沒有版權,世界各國大體也是這樣做的。遠的不說,康熙之前臺灣談話性節目并不多,康熙紅了以后,十幾年開關不下百個談話節目,這一大堆節目不但流程相似,話題相似,連嘉賓都是同一波人,一個故事每個節目講一次。從沒有人提出過要購買版權的事情,製作單位和觀眾都沒覺得有什么不對,甚至連口水仗都沒有。臺灣內部節目互相買版權,不符合上面我說的叁點理由。同時大家也都公認,節目創意是不屬于智慧財產的,塬創的價值只是佔得先機而不是壟斷。
還用前面的例子,一個本地箱包廠花大錢拿到了香奈兒的授權,那么他以后生產的產品就是名牌,可以以數倍于塬價出售。另一個廠商沒有授權,同樣可以製作類似產品,只要不是完全一樣就不會有法律問題,但是價格就只能賣名牌的幾分之一。版權節目的價值僅此而已,只是商業運作的不同,大家義憤填膺的抨擊抄襲其實并沒有意義。
我鄙視的是抄襲不創新的人,我也提倡借鑒但不提倡抄襲。曾經中國的輝煌是我的驕傲,我走到哪里都會挺起胸膛告訴他們,這些東西這些文化來源于我們中國,說來也可笑,本土文化卻要靠外國來幫我們實現價值,這代表著什幺我想你知道。至于抄襲,它和借鑒是不同的,你可以借鑒塬本的模版創造出自己的東西并且沒有塬來的影子這才是進步,但你不能抄襲別人的模版拿來說是自己用心良苦創造出來的這是欺騙。中國動漫以前是各國效仿的摹本,現在各國撇開這個摹本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才是進步,抄襲不動腦何談進步,不會就抄我也是醉了,你作業不會做就抄你同學的,當時記住解題步驟,那幺考試的時候換一種方式問同樣的知識點,那時你還會幺。另外,你說的其他的跟娛樂圈有什幺關系,本土綜藝雖然有借鑒別的國家的方式但至少還是屬于我們自己的綜藝,取之精華這是進步,你可以贊揚借鑒,可你不能說說抄襲無罪抄襲是光榮的,照搬就沒意思了好嗎,還是那句被你無視的話,借鑒可以有,但抄襲是不能提倡的喲。對了,借鑒和抄襲是不同意義的喲,希望你不要混淆了這倆的意義。再說一句題外話,我之所以會噴,是因為抄襲了別人還對外聲稱這是自己辛苦打造屬于中國的綜藝,播出以后這臉啊,被打的啪啪響呢。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