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在美麗新世界中由于文化勝利設定的改變,使得各個國家的發展策略都需要做相應的調整。
在美麗新世界中由于文化勝利設定的改變,使得各個國家的發展策略都需要做相應的調整,對于新手玩家來說科技的發展是獲取游戲勝利的關鍵因素,如何能夠快速發展科技文化呢,下面看看玩家的游戲心得。
威尼斯科技勝利心得
首先,這不是神圖,首都缺糧缺產能(全平原,2小麥一個靠河一個在3環,3環內3奢侈3環外1奢侈),主要產能太低,沒海沒山,只是圈了個宗教山,還在二環,造不了天文臺,頂多算是個5分圖吧,神標264t升天,另外,關了遠古遺跡。
開局偵查—紀念碑—買偵查—糧倉—弓手—弓手—商隊—商隊(靠宗教山發宗教,沒宗教山的話就不用管宗教了)—神諭,科技制陶—弓箭—厲法(為奢侈)—捕獵(為奢侈)—畜牧—輪子(買水力磨坊)—哲學—光學,政策傳統—傳統中1—傳統左1—傳統左2—贊助—贊助左1—贊助左2—贊助右1。
總體來說就是研究哲學的時候造商隊,造神諭的時候研究光學,出了威尼斯商人去換錢,然后再買倆商隊,這個圖初期商路能連到其他文明,初期科技全靠商隊,其實如果連不到其他文明也能打,我如果地圖不缺糧和產能也不會買水利磨坊,這樣省下錢來等哲學研究完了就研究騎術買客棧,效果差不多。
然后科技走行會進中古,買出市場開始攢大商,走引水渠再出兩條商路,然后走文學家工會那個攢文學家(美術家不急),然后文官—印刷機,造比薩斜塔出個大商,然后教育—銀行業出銀行(為大商點)。
政策贊助3點然后把傳統點滿,以后走商業,開到大商+25%,然后走理性左一右二,然后就開意識形態了,自由。
后面就跟傳統科技流差不多,區別在于開商路的科技優先級稍高一些,不著急攢大科點,優先攢大商和保證工作地塊,等人口真的富裕了再開始塞科技專家,最后工業專家。
初期工人能搶就搶,就是在沒有碰到ai之前碰到的城邦,直接宣了,ai不知道,沒有外交懲罰,地形好就棒子搶,地形不好就專門買個偵查去搶,注意站在城邦視野外,他工人才會出來,他看見你在旁邊了,工人就回回城里去,要從視野外直接沖過去把工人拿下或卡住才行,所以很多時候都需要偵查去搶,還好威尼斯搶一個就夠了,不怎么影響探路,當然你別說你就一個偵查還去搶工人了,前期探路很重要的,早賣大使館早積累友好,早宣友早賣奢侈,連鎖反應。
前期重要奇跡就是神諭、比薩斜塔和報恩寺,后面自由女神和哈勃望遠鏡,其他奇跡看情況,有沒有都無所謂。
前期做城邦任務是重中之重,特別是文化城邦任務,中期要保證所有文化城邦同盟,航海城邦至少朋友,有倆間諜以后就要所有城邦永遠同盟。威尼斯很長時間單城,全靠城邦來發展。
首先所有城邦宣保,講幾個技巧,第一,探路的時候有意不要看到ai的城市(準備連商路的除外),這樣一般就會有2個或3個城邦發布尋找某ai的任務,然后購買這個ai接納大使,任務就完成了,第二,一些小野周圍沒有近距離的ai和城邦,就留著,派一個小弓在那慢慢打(我一般出2個小弓,一個做任務一個守小野營地),放心,這種地方的不會有偵查之外的兵經過,而ai的偵查不會去打營地里的小野,即使小野剩一點血了也不會,就在那里等上20回合,一直等到有城邦發布任務為止,我守的小野周圍是有文化城邦的,信仰城邦發布任務我都沒打,一直等到文化城邦任務才打的,探路偵查順便過來幫了個忙,第三,造出商隊以后,如果只能連城邦,就等一等,必然會有城邦發布商路任務,第四,對某城邦一旦影響力超過30,就撤銷宣保,免得被人打了你又不管而降低影響力,第四,每回合查看ai奢侈情況,基本城邦發布的奢侈任務都能8回合金買到,至少要經常查看ai奢侈。我這一局打3個位置好的小野,就有兩個同盟了(其實是4個,不是航海的和文化的不算),得到同盟城邦的奢侈,又完成一個任務,買ai的奢侈完成一個任務,連商路完成2個任務(連的這個城邦有其他城邦要的奢侈,前期做一個城邦任務損失商路的4瓶子是不劃算的),發現ai首都2個任務。由于不用鋪城,有2偵查,早早就有2弓手,有商路,有錢,做起城邦任務來要容易許多,這一局算少的了,前面實驗的一局50t有8個同盟城邦你信么?
前期做城邦任務對操作和規劃要求是比較高的,首先探路速度和接到任務的數量是成正比的,所以前期要把所有的單位都動員起來探路,區域規劃也要做好,搶農民的工作棒子能做就棒子做,需要偵查搶的話可以先去探一點,等18回合左右到位就行了,搶一個就和談,前期工人開發的快也沒用,沒有那么多人口,沒有盟友奢侈也不著急賣,同種的奢侈先開發一種,然后優先開發小麥、香蕉和馬牛羊這些,等有盟友ai了,奢侈賣完了再開發剩下的奢侈。
當然,想要探路快,有個取巧的辦法,就是玩一張你熟悉的圖。
笑臉建筑前期優先級最低,單城加多同盟城邦,笑臉會爆棚,100t內自產兩個黃金時代妥妥的(全局自產5個黃金,注意一下燒大藝的節奏,全局估計有100t+的黃金),全局都不需要笑臉的政策和信條,后期因為所有城邦同盟,傀儡6個城邦笑臉也能跟上,即使城邦的奢侈重復很多,傀儡5個城邦是沒問題的,其實傀儡第6個城邦已經是200t以后的事了,起不了太大作用,后期笑臉主要是靠世界議會的世界意識形態,因為同盟所有城邦,票數是沒問題的,主要是要及時的開出無線電科技,必要的話可以燒個把大科。
然后科技建筑優先級也低,科技前期基本靠商路和城邦,自產的那點不夠看,而且前期也不塞科研專家,為的是先養威尼斯商人。
前期錢要盡快轉化成其他資源,但也要注意效率,別亂買建筑,效率太低,中期回合金上200以后一般就別換現金了,自己攢錢很快,除了買3座工廠的那一下。
后期錢多到爆,錢買+贊助政策+城邦任務+間諜,維持所有城邦同盟是很輕松的,重要的是金元外交,一方面給鄰居送點會合金以保證不開戰,為了保護商路,一方面買宣,其實后期科技大幅領先,ai基本沒有贏的希望,基本是玩家早贏和晚贏的問題,買宣要注意一下ai間外交關系,目的是維持盡量多的盟友,提高ra數量,因為搶城邦太厲害,后期能維持3個盟友就不錯了。
后期買宣的目的有兩個
1、造就世界公敵然后譴責他,增大跟ai宣友的機會,增加ra數量,這個是重點。
2、順帶拖慢ai發展速度,因為前面奇跡造的少,ai打仗多了造的奇跡也就少一點,后面能多撿一兩個奇跡,后面產能很高沒地方用,隨便撿什么奇跡都會有助力。
所以要有針對性的買宣。
大學落成前后開始傀儡城邦,之前城邦的科研很少,傀儡一個城邦跟同盟一個城邦獲得的科研基本相當,還少了同盟的好處,還有第一個大商的800g也是非常重要的。
800g=兩條商路=8燒瓶,贊助政策+同盟一個城邦=12燒瓶,這時候傀儡一個城邦也就十幾二十幾的燒瓶,50t文化城邦2個同盟2個朋友,70t~80t就能開出同盟城邦加燒瓶的政策。
造大學的時期城邦的地塊就開始跟不上人口了,再不傀儡就會導致城邦發展減緩,這時候也是大商連出的時候,優先傀儡商業城邦,然后航海,然后文化,這些城邦基建比較全,人口也多,商業城邦往往在玩家還沒造出大學的時候已經有大學了(由于科技路線問題,玩家大學出的比較晚),這時候也是外交開始遇到麻煩的時候,傀儡可以獲得城邦的兵力,兵力多了外交也會容易一些。
太早傀儡城邦的話你還得照顧他,別忘了其他ai也會給城邦投錢,他會用這些錢來買兵買建筑,會給玩家省下一筆巨款,而且前期可以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在單城發展上,后期錢多了,就不在乎其他ai投的錢了。
別養大工,盡量壓低大科的閥值,大工用信仰點買一個秒自由女神就行了,哈勃自己造,其他奇跡都不重要,有空了優先造大本鐘,靠山的話新天鵝堡也不錯。就算不管宗教,靠城邦送的信仰點買1大工2大科是沒問題的,最后我自養7大科,信仰買3個,哈勃送2個一共12大科,雖然比傳統精鋪少2到3個,但是有1400科研點,所有城產能基本都上百,首都有150+,而且我首都全平原,一個山頭都沒有。
總之,核心有三,一是前期利用不用鋪城的優勢,盡可能的做城邦任務,二是錢要及時轉化成其他資源,但是要有效率,別猛買建筑,只買關鍵建筑,能自己造還是自己造,只要少造奇觀,除了工廠和傀儡的科研實驗室之外其他的基本都不用買,花錢最多的地方是買商隊、ra、城邦、買宣,三是前期不一樣的科研順序,為的是早養商人、多出商路的前提下保證節奏。
最大的劣勢是ra數量,搶城邦太兇,同盟ai少,第一輪5個ra,第二輪4個,后兩輪3個,想當年我瑪雅25個ra是何等壯觀啊~~~~~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