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NBA 2K10》最大的進化,就是游戲的單人生涯模式。玩家可以創造你的NBA球員,決定他職業生涯的走向,從一個沒沒無聞的新秀開始職業生涯、努力訓練,你可能會得到來自NBA球隊訓練營邀請的機會,成為一名超級巨星的過程,將會是一場漫長而艱苦的挑戰。
3.系統
話說2K9一出來,2K Sports的Mike Wang就跳到EA Sports去了,我很期待看到Live這一代會有什么比2K進步的工具
話說,一開始還真沒看出來。
但是細玩20分鐘后,我發現了2K的一個致死命門NBA2K10。
那就是爭搶位置的問題。
Well,這個問題要用文字解釋不太容易,以是我只管即便表述明白,廢話會許多····
在2K10里,你需要在內線要位背打,你只用按下L2,球員就會“粘上”防守隊員,開始擠···Looks nice···
但是你會發現,除了這個動作能體現禁區爭斗的困難外,其實內線得分是很容易的···
在HOF,我又一次沒打過電腦,對方緊要得分都是內線,為什么會如此?
我開始看回放····就能很明白的看到2K的緊張問題·······
每次對方內線得分,我基本上都沒有防守,這個有些情況下是我疏于操作,但是另一方面,2K確實少了一個機能·····
當某球員在禁區左側要位置,粘著你,你很容易防,當進攻方松開L2,他就可以不“粘著”我的防守隊員隨意亂動了···
他可以輕松的只按偏向鍵就“走到”我禁區的任何一個地方···,我一次只能控制一小我私家,我如果一直控制內線球員跟著他,在他打算Post Up,“粘我”的時候我還可以防一下。但是當他從一側走到另一側恰好外線球員球送過來,我只能站他邊上看他投籃大概嘗試蓋帽了,因為他沒“粘著”我···當兩個球員都在走路的時候,2K10里有時候會有球員互相輕微推搡的動畫,但是在內線,除了粘著以外,球員是可以自由移動的···你只要不粘對方,內線得分依然和以前一樣容易····
應該說,這是個Live和2K以前共存的問題,但是現在Live已經改善不少了,你想用偏向鍵控制球員在內線“走”? Live不會給你太多這個機會,當后衛要縱觀全局,跑空,分球,內線球員不那么需要大腦,內線需要的是意志,擠出位置,擠啊擠啊,擠出一個位置來投給后衛一個盼望的眼神····這才是內線的玩法,即使Live里,KG擠位置和哈靈頓要位置的動作都是一樣的,即使每小我私家互相推啊擠啊的動作險些都是相同的大概就幾種不同的樣子。
但是就內線的操作來講,對方內線打進一球你都能看見是怎么打進去的,你都會明白你犯了什么錯誤,并且不會出現無解的球,而2K里,由于球員可以在內線隨便“走”,我小我私家認為許多球比較無解···因為你不行能斷掉每一個塞進內線的球,而對方在某些位置可以進出自由,他不需要擠就能到那個位置里····不過因此也出了些Bug,經常有兩個你的球員卡主了對方某個到處走的內線,結果對方在里面走來走去,卡在兩個防守球員之間了,就三秒了···
這個問題之外,就是變相急停的問題了,當你按加速鍵朝一個偏向走,且你球員運球能力很低很低的時候,你忽然松開加速想要停下來的時候,你會偶爾不小心讓你的球員“播放”一個動作,就是球員忽然停止,然后拍球后退···這本來是個很擬真的設定,但是當你球員因此回場時NBA2K10。
當你喜歡Face up的內線開始突破,結果忽然停下來背對別人退著走的時候,整個看起來就的確是可笑,讓你想摔手柄···
4.音樂
這次終于2K不至于落魄到用Live以前的老歌了···但是2K的My Player里的幾首老歌我快吐了···DC里面不因該有音樂的····就那么幾首循環播放我已經要吐了··························································至于Live,依然財大氣粗,總的來說,就還是那些Hip Hop的工具···不提也罷。
總結一下,但從比賽方面來講的話,2K的操作和一些問題讓我覺的它們很不懇切做游戲,10周年齡念也就是把畫面做漂亮些加了其他一大堆模式而已。
而Live也是老問題,那個畫面啊·········
如果哪天兩個游戲中哪一個能把對方的優點全部學過來,哪怕其他自己的傳統強項都用上一代的我都滿足了····例如2K11用2K10的畫面,但是操作感和種種球場上的系統都用Live的,我就滿足了,從此無視Live。
Live如果用這一代的系統用2K11的畫面,我也就只玩Live了···
這只是一個夢····
總體來講,兩個游戲給分的話,我以為和去年Gamespot打的分數差不多。
Live我給8分,2K給8.5,旗鼓相當的兩個游戲,用同樣的態度和表現力去做一個非籃球游戲,例如做一個足球游戲
這兩個公司都廢了···
最后,期待索尼的NBA10從速進步,早日和Live以及2K成三足鼎立趨勢·····
背面有什么感受會繼續發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