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3D:《阿凡達》將在2010年5月上市
2010年你看的第一部電影是什么?《三槍拍案驚奇》?《阿凡達》呢?沒看?你OUT了!如今是否看過《阿凡達》已經成了衡量流行指數的重要標準,如果為了觀看這部“神作”而去連夜蹲票的話,那么得到的相應評價會更高。
嚴寒也擋不住影迷的熱情
《阿凡達》在我國的公映時間為2010年1月4號,在這部電影正式登陸之前,該到哪里去觀看這部精彩的電影成了不少影迷頭疼的事情。因為地域的問題,有些地方尚無具備播放3D影片的電影院,于是有不少影迷甚至想到了組團去附近城市觀影的想法。
《阿凡達》電影宣傳海報
雖然《阿凡達》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相信還有不少愛好者沒有及時觀看這部制作精良的電影。不過深諳經營之道的好萊塢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在引發全球觀影熱潮之后,更是推出了根據電影劇本為背景的游戲版《阿凡達》,為喜歡該類型游戲的玩家送上了一道游戲大餐。
《阿凡達》游戲實際截圖
在今天,我們將結合電影版《阿凡達》和游戲版《阿凡達》為您送上一份較為實用的觀影、游戲指南,希望能夠在您享用《阿凡達》系列作品時帶去些許幫助。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們將分別介紹電影版的3D放映系統和游戲版的顯卡性能表現,感興趣的玩家千萬不要錯過。
說道《阿凡達》就不得不說起這部電影的導演兼制片詹姆斯·卡梅隆,也許有人對這位導演的名字還略感陌生,但《泰坦尼克號》、《真實的謊言》、《終結者2》等電影的名字你一定聽說過,沒錯這些超級票房大片均出自這位國際大導演之手。
奧斯卡奪冠
詹姆斯·卡梅隆在25歲的時候推出了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食人魚2:繁殖》(1981年),電影在推出之后得到了不少影評人的關注。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影片《終結者》,以650萬美元的投入,換來了36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使其一舉成名在影迷心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
傳世之作《泰坦尼克號》
1997年是詹姆斯·卡梅隆確立國際一線導演身份的一年。他在這年中拍攝了著名的《泰坦尼克號》。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標的精神的他,在《泰坦尼克號》中得到了最高的體現,詹姆斯·卡梅隆親自操辦了幾乎每一件事,嚴格檢查電影中每一個細節。這這部電影達到了當年技術的巔峰,即使現在看來《泰坦尼克號》中的各種特效仍沒有過時。
為男主角建模
經過了4年的沉淀,卡梅隆終于將他夢想中的電影帶到了影迷們的面前。看過《泰坦尼克號》的朋友一定還對電影中炫目的特效畫面記憶猶新,這次卡梅隆出手科幻電影對廣大影迷來說絕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精益求精的卡梅隆定然回動用現今最尖端的CG技術,將潘多拉星球上的完美景色呈現在影迷面前。在所有三維電影的歷史上,《阿凡達》是從始至終,給人立體感最強最真實的一部。影片中60%左右的畫面來自于電腦特效,技術上幾近無可挑剔。
頂尖CG制作公司Weta Digital
Weta Digital公司接手了《阿凡達》的視覺特效任務,Weta的任務是在非常風格化的數字設置下打造出諸多連續鏡頭,其中包含多達800個完全由計算機生成的CG人物。處理《阿凡達》影片所需的計算動力是Weta迄今為止所面臨的項目中最棘手的一個,因此他們和致力于GPU協同運算的NVIDIA共同打造了《阿凡達》的CG解決方案——PantaRay的預計算引擎。運用強大的光線追蹤系統和頂尖的動態捕捉系統,為《阿凡達》提供CG支持。
國際一線導演、當今最頂尖技術,使這部《阿凡達》想不紅都難。各大院線也是非常給這位導演面子,將年底這個黃金檔期奉獻出來并大肆宣傳。有了以上原因,全球影迷自然傾巢出動、涌入電影院,如癡如醉的觀看這部“驚世”之作。
截止到1月10號,《阿凡達》已經在我國突破了兩億人民幣的票房收益,直至上映后的第二周觀影人群仍然絡繹不絕,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罕見景象,力壓在元旦前抱有良好票房收益的《2010》成為新的票房領跑者。
據統計,截至1月的第一個周末,《阿凡達》在海外的總票房突破九億美元大關,全球累計票房高達十三億三千五百萬美元,名列電影史上總票房亞軍,而它的下一個目標是卡梅隆舊作《泰坦尼克號》創下的十八億四千萬美元的巔峰紀錄。卡梅隆一人獨攬兩部史上最賣座的電影,將世界最賣座導演的名號送給他應該不會引來太多異議。
到目前為止《阿凡達》所創造的全球收益并沒有包括,玩具、圖書、游戲、服裝等產品,如果將這些電影周邊產品加上,相信《阿凡達》又將創造一項新的紀錄。而且《阿凡達》的電影光盤已經在制作中,根據目前已知的消息,藍光版《阿凡達》將在今年5月推出上市,制作小組稱將在光盤中加入更多制作花絮和被剪片段,為關注此片的影迷奉上更多鮮為人知的制作秘密。#p#分頁標題#e#
好的電影離不開優秀劇情的支持,卡梅隆在拍攝《阿凡達》時曾說到,這部電影的劇情來自他的一個夢,一覺醒來之后夢境記憶猶新并且帶給了他莫名的興奮,于是卡梅隆拿起紙筆,將這個夢記錄下來再加工之后,便有了我們目前看到的這部電影。怪不得有人說《阿凡達》的敘事并不是很清晰,都怪卡梅隆的夢做得太亂了。
故事開始于地球,杰克·薩利是一個雙腿癱瘓的老兵,他覺得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他去戰斗,因此當被要求去潘多拉星球到那里的采礦公司工作時欣然接受。潘多拉星球上有一種別的地方都沒有的礦物元素“unobtanium”,它將徹底改變人類的能源產業,正是受此吸引人類才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拓荒。
為了獲取這個星球上的資源,人類啟動了“阿凡達”計劃,在此計劃中需要人類與潘多拉星球土著“納美族”進行DNA混血,培養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達”,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開采礦產。一直處于抑郁之中的杰克·薩利欣然接受了DNA改造計劃,在成功變身“阿凡達”之后被送往即將改變他命運的地方——潘多拉星球。
潘多拉星球除了優美的風景之外還隱逸著可怕的猛獸,剛剛來到潘多拉的杰克就被一只當地的毒狼襲擊,眼看就要死于非命的時候,一位女性納美族人救了他的命,
一直以來納美族與星球上的其它生物和諧相處,過著一種簡樸天然的生活。在潘多拉星的生活經驗和與納美女孩的交往中,杰克對人類掠奪其它星球資源的做法感到內疚,于是為了保護這個美麗的星球和令他心儀的姑娘,杰克決定要反抗人類的采礦公司,為自己找到了新的奮斗目標。
之后的故事劇情不說相信大家也能想出,人類憑借先進的科技對潘多拉星球發動了侵略戰爭,而質樸勇敢的納美人也依仗他們在自己星球上的地理優勢對人類展開了殊死的反抗,至于這場戰斗的結局還希望各位朋友到影院中一探究竟,借機還能體驗一把3D電影帶來的震撼感受。
經常關注IT消息的朋友應該知道,在本月剛剛落幕不久的CES 2010上,被提及次數最多的就是3D顯示技術。在展會上凡是和顯示類沾邊的廠商都爭相推出了各自的3D顯示產品。
從展會上反應的情況來看,3D硬件似乎來的更迅猛一些,而在軟件方面還沒有一個硬性的規格出爐。不過這次的3D之爭顯然沒有當年的藍光、HD-DVD來的猛烈,所以也使得3D技術的推廣也更加順利。基本上3D所需的顯示技術和現在各大廠商推行的低殘影技術是如出一轍的,眼鏡用的就是3D電影院現有的技術(XpanD和RealD的主動式快門眼鏡),所以在成本上應該不會有較大的投入,讓普通消費者在家中借助3D電視便能觀看到3D影像內容。
有了以上內容作為鋪墊,再加上近段時間中3D院線的大力推廣,使得該項技術在廣大觀影人群中有了一定的認知度。另外,進影院人群的平均年齡在30歲以下,這部分觀眾對新興事物有較大的求知欲望,在媒體熱炒和網友的熱評下,觀看3D版《阿凡達》也就成了他們的新年計劃之一。所以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使得本就一部精彩有余的好萊塢大片,變成了一部2010年非看不可的強推影片,也讓其在全球范圍內刮起了一陣藍色的旋風。
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PC領域,3D技術都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詞匯。在電影界,早在1922年就已經出現了3D電影,只是因為當時的技術所限,其3D效果并不是那么明顯,這部電影的意圖也僅僅是想人們展示這種全新的電影技術。借助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近段時間中已經有多部3D電影登陸我國市場,但因為題材的原因它們并沒有引起大多數人的注意,所以票房成績也不甚理想。
早期的3D眼睛
不過這次的《阿凡達》卻是一個例外,憑借卡梅隆和21世紀福克斯的影響力,有不少影迷選擇觀看3D版的《阿凡達》,再加上廣大媒體和網友的宣傳,使得看《阿凡達》就要看3D版成了一個標準。不知道在觀影人群中經常接觸PC游戲的朋友有多少,而再接觸過PC版3D游戲的玩家又有幾個。如果是體驗過3D版PC游戲的玩家,再去觀看3D版《阿凡達》電影,想必一定會對電影版《阿凡達》略有失望。也許是為了照顧第一次3D觀影人群的適應度或影院的設備水平有限,電影在3D視覺的表現上并不如PC版游戲來的那么明顯。
3D版《鬼泣4》
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介紹一下,自2008年開始就一直推行3D技術的NVIDIA。其憑借自身強大的研發實力,其推出的3D Vision技術能夠給玩家帶來真實的3D游戲體驗。3D Vision技術簡單的理解就是NVIDIA讓顯卡在計算游戲(立體電影效果是通過雙攝像頭實現的)時將每一幀計算出兩個不同的畫面,交叉顯示在顯示器上(由于顯示速度過快,因此肉眼看來是同時出現在顯示器上的),然后通過3D Vision眼鏡讓左右眼分別看到不同的畫面,從而給人眼以錯覺,讓我們的眼睛誤認為看到了一個“三維”的物體,從而實現立體成像技術的。
#p#分頁標題#e#
上面的圖片中寫到“Out-of-screen”,相信您也一定想見到3D Vision的表現,那您可不要錯過了下面這段視頻:
3D Vision 技術的演示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3D Vision可以給玩家帶來更加真實的游戲體驗,而作為NVIDIA的核心合作伙伴,一些AIC品牌已經開始在銷售的顯卡中贈送簡易的紅藍眼鏡,雖然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玩家們也可以初步體驗到3D Vision的魅力。
看到這里相信已經有一些玩家對PC版3D技術有了比較大的興趣,在我們后面的文章中將有專門的章節對其進行介紹,希望能對您了解3D技術提供些許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