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三上真司是一個非常重視恐怖游戲塑造的制作人,雖然他宣稱恐怖游戲已死,但是仍然試圖通過《惡靈附身》的努力,讓這一經典游戲類型再放光芒!
三上真司是一個非常重視恐怖游戲塑造的制作人,雖然他宣稱恐怖游戲已死,但是仍然試圖通過《惡靈附身》的努力,讓這一經典游戲類型再放光芒!
“在目前的主流游戲中,生存恐怖游戲已經死了,它已經死了很久了”,三上真司(Shinji Mikami),《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的創造者這樣說道。雖然他還在今年為我們帶來了他的最新游戲,試圖讓死去很久的恐怖生存類游戲重現生機,但也不得不將動作類游戲要素混合進所謂的“恐怖”游戲中,純粹的“生存恐怖”已經死去很久了。
下面就允許我花一點時間向你介紹一下三上真司吧,如果你不了解他,就讓我來告訴你。他是現代恐怖生存類游戲之父。他創造了經典的《生化危機》系列,帶來了我們那些美妙的生存恐怖游戲體驗。多年來,他曾專注于《生化危機》的開發與制作,其中包括名聲顯赫的《生化危機4》。但值得注意的是,“生化危機”并不是他經手的唯一系列,他曾在卡普空公司(CAPCOM)工作期間擔任過《恐龍危機》(Dino Crisis)系列開發項目。如果用僵尸來替代恐龍,那么《恐龍危機》將可以變為《僵尸危機》,帶著一個想法,《生化危機》系列的開發工作最終執行了。
之后,三上真司被升任為卡普空公司游戲制作人并繼續幫助公司創造了眾多知名游戲,其中包括鬼泣(Devil May Cry),鬼武者(Onimusha),《紅俠喬伊》(Viewtiful Joe)。
“2001年,我們與任天堂公司簽訂了有關《生化危機》系列發行權的協議,這在當時是一個有爭議的決定,它使得許多《生化危機》的忠實玩家憤憤不平。依照這一協議,我制作了兩個《生化危機》游戲產品,包括《生化危機0》(Resident Evil Zero)與一個重制版。由于這些游戲得到了很好的熱銷,我決定將《生化危機4》制作的更好”,三上真司說道。
在完成了《生化危機4》的開發工作后,三上真司很快就離開了卡普空,《生化危機5》和《生化危機6》的發布也是在沒有他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雖然沒有他的指點。但這兩部作品顯然都將重點放在了快節奏的動作方面,而不是游戲一向貫徹的恐怖生存要素,《生化危機6》已經基本上成為了一款不擇不扣的動作類游戲。
現在,三上真司有了屬于自己的工作室,他終于可以專注于開發真正意義上生存恐怖游戲的工作了。《生化危機》雖然是款看起來很舊的作品,但還很有前途,它是一款將恐怖的與動作要素完美結合的經典游戲。彈藥是有限的,解密要素也很多,故事劇情充滿懸念。雖然到目前為止三上真司都還在忙于新作《惡靈附身》(Evil Within)的開發工作,具體的游戲詳情還未得到公布,但毫無疑問這將是一款純粹的生存恐怖類游戲作品。
三上真司說:“我希望《惡靈附身》將成為一部實際意義上的生存恐怖游戲,而不只是一個生存恐怖的口號與標題。在《惡靈附身》中,玩家的武器彈藥與健康藥劑數量將會受到嚴格限制,這意味著玩家們必須合理的使用他們的項目和戰略并采取明智地戰術以節省來之不易的彈藥。讓玩家們擔心自己持有的血包與彈藥數量,這在老式的《生化危機》游戲中大家就已深有體會,這種限制彈藥與治療藥劑的方式可以強迫玩家們使用戰術策略。”
我們已經看到了三上真司對于其新作《惡靈附身》的自我主張。他不僅要著眼于恐怖的因素,還要創造出重塑生存恐怖游戲黃金時代的巨作,不依靠于其他作品那樣的“廉價恐怖”套路。在PlayStation 1和2的時代里,我們看到了《寂靜嶺》(Silent Hill),《生化危機》,《零之紅蝶》(Fatal Frame)與《死魂曲》(Forbidden Siren)系列。事實上,甚至西方的游戲公司們也都在試圖回復當時恐怖游戲的熱潮。當時他們的游戲,確實很令玩家們又愛又怕。
從這一時代開始,生存恐怖游戲就突然開始跳水,走向了下坡路。《生化危機5》變成了完全的動作游戲。《死亡空間1》(Dead Space 1)是生存恐怖游戲中很有實力的競爭者,但其第二部與第三部卻越來越不在狀態。
《心靈殺手》(Alan Wake)可以說是最流行的一部心理恐怖游戲,但在這一代會怎樣還很難說。索尼發布了新的《死魂曲》,但不幸的是它的銷量并不好,這是一次巨大的商業失敗。《死魂曲》開發團隊后來也被迫解散了,轉而在PlayStation Vita平臺開發新游《重力沖刺》(Gravity Rush),團隊名稱也從也被《死魂曲》團隊轉變成了《重力沖刺》團隊。
科樂美(Konami)也試圖把《寂靜嶺》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他們開始向西方游戲開發商那里尋求幫助,拓展靈感。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開始走下坡路了。生存恐怖游戲究竟會何去何從,這個問題的答案還很難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