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姬格斗(MELTY BLOOD Actress Again Current Code)》是由Arc System Works制作發行的一款格斗游戲,該作品根據同人冒險游戲《月姬》改編而來,游戲的節奏爽快,打擊感強,操作簡便,是一款格斗佳作。
【游戲介紹】
日本格斗游戲老牌制作廠商Arc System Works近日宣布,將會把《月姬格斗》移植到PC平臺。
游戲最初是登陸街機平臺,在粉絲的支持下,隨后移植到了PS3平臺,《月姬格斗》預定于2016年春季登陸STEAM,喜歡二次元軟妹格斗的玩家千萬不要錯過。
《月姬格斗MBAACC》是根據同人冒險游戲《月姬》改編的一款大型同人2D格斗游戲,由TYPE-MOON和渡邊制作共同開發,游戲中的角色大部分也是根據原著及后續小說而來。因為超高人氣的漫畫前身,加上優良的平衡性和華麗的畫面,游戲發布后很快就受到大量好評。目前該游戲已經出了很多版本,每年在日本和中國還有很多圍繞此游戲的格斗比賽。
【游戲配置】
最低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7 / 8 / 8.1
處理器: Intel Celeron 440, 2.0GHz and above
內存: 2 GB RAM
圖形: GeForce 7900 / Radeon X1600 and above
DirectX 版本: 9.0c
網絡: 寬帶互聯網連接
存儲空間: 需要 3 GB 可用空間
聲卡: Direct Sound
【游戲特色】
無限戰斗自由
全角色都備具3個格斗模式,分別為-[三日月招式],[半月招式]與[滿月招式]。各個招式都有不同的能力與性能,找出最適合您的玩法吧!
多姿多彩的角色
有的墮落于魔,有的與其他人組起,有的變機器,31種不同的角色任您選!
游戲模式
[MELTY BLOOD Actress Again Current Code]的壯大物語,得以在[ARCADE]里的曉。1年前的噩夢,再次來臨。各個物語的人物,究竟采取何種行動? 此外,在[VERSUS」里,玩家可利用各種戰斗配合,立即戰斗。想先練好功夫的,可先前往[TRAINING]練上七七四十九種連接擊后下山挑戰他人。
網絡對戰
本作具備了網絡對戰模式,玩家可前往[NETWORK MODE]與其他玩家對戰。 一較高下,比武切磋!
【游戲操作】
WSAD 移動角色
U鍵 確定
J鍵 輕攻擊
K鍵 較強攻擊
L鍵 重攻擊
I鍵 充能
【游戲評測】
什么是“月姬”???
《月姬》是TYPE-MOON在千禧年冬在COMIC MARKET上發行的文字AVG游戲。游戲中有著大量的可愛女主角,游戲故事開端頗為曲折,人際關系也很復雜傷悲。故事背景著重描寫特別的愛情觀與性。玩家能夠充分的享受到魔幻、懸疑、打斗、愛情等眾多精彩內容。之后不但被動畫化為《真月譚月姬》,TYPE-MOON又以同人身份出品了《月姬PLUS》,《歌月十夜》,月箱(月姬+PLUS+歌月合集)。而他們還與著名同人格斗游戲制作社團“渡邊制作所”一起制作了同人格斗游戲《MELTY BLOOD》(俗稱《月姬格斗》),2004年5月歷經追加新角色調整游戲平衡后,發售其資料片《MELTY BLOOD Re·act》。而之后更被街機化,名為《Melty blood Act Cadenza》,之后更是成為了今年斗劇的參賽項目之一。
令人“驚訝”的畫面。
現在已經是21世紀的第六個年頭,次時代的先鋒XBOX360也都發售了半年多了。在這游戲畫面愈來愈精美的今天,本作的畫面的確是十分讓人“驚訝”:人物的點陣繪制相當的粗糙,顆粒明顯,鋸齒嚴重。背景也是極其簡陋,大多數都僅僅是一張靜止的圖片,而且還是張分辨率很低的圖片。時不時有幾張場地還有點下雪、火焰等效果,但幀數也是低的可憐。打了幾個小時下來就沒發覺背景里有動的東西。順便提一句,本作的街機移植工作和PS2版移植工作都是由ECOLE來完成的。不知道這公司吧,SS“名作”《死亡之槍》總知道了吧…………
非常簡單的操作。
當今的格斗游戲操作越來越復雜,術語也多如牛毛,什么目押啊,什么拆投啊……弄的人暈頭轉向。有些招式輸入時間也嚴格的很,都快精確到1/60秒了。還有些輸入方法更是發指,不僅挫過去挫過來,還要A+B+……
然而本作卻反其道而行之,除了A、B、C三個輕、中、重攻擊外并沒有基本上所有格斗游戲都有的“腳”攻擊。三個攻擊鍵所使出的必殺技除了在判定上有點區別外,外形上區別甚微。而必殺技的輸入也非常簡單,方向指令一般都只有三、四個,更有甚者只需要輸入前前或下下既可。即使是超必殺也只需挫個半圓既可,比起KOF等游戲來說容易多了。
總之,此作的招式都非常的好記和好使出,就算你格斗苦手也可以很輕松的挫出招來。
激烈熱血的戰斗
GGXX帶來了意識流攻式格斗游戲的風潮,本作同樣也是非常鼓勵進攻的,更有趕超前者之勢:
1,本作同樣有空中沖刺系統,可以快速的靠近對方,而且沖刺的速度比起GG來說更快。
2,被命中后的受身也相當迅速,并可以馬上進行沖刺然后反擊,使攻守形勢瞬間轉換。
3,MAGIC CIRCUIT(相當于其它格斗游戲里的氣)槽在受到傷害和防御攻擊時的增加量都非常的微小,唯獨在擊中對方后會大量增長。這一系統直接杜絕了龜縮戰術,強迫玩家采取進攻姿態。另外,MAGIC CIRCUIT槽慢了后并不會一直蓄著,而是會不停的減少,這也迫使玩家積極進攻。
4,此作還獨創了個“特殊防御”鍵,類似于SF3.3的BLOCK,在對方攻擊到達前一瞬間使出的話不僅可以將其完全防御住,還能爭取到有利幀數,能夠起到瞬間逆轉的作用。
鑒于以上列舉的四點,再加上輸入判定的較為寬松而能很容易使出連續技。本作打起來可謂是非常的激烈和熱鬧,雙方互攻至死血的情況屢屢發生,而一方壓倒性的局勢則較為少出現。另外,角色使出必殺和超必殺時都會出現打魄力的半身像,另熱血度大增!
不大厚道的移植
本以為這次移植PS2版會加上同人版里有的故事模式,結果除了加上如對戰模式這種家用機版必添加的模式外,其它只是照搬街機版,淪為純粹的格斗游戲。不過PS2版除了稍微調整了下角色的平衡性以及招式的性能外,還增加了兩名新角色:吸血鬼與鬼的后裔軋間紅摩和世界上僅存的五名魔法使之一蒼崎素子,這也算是一點彌補吧。
無可奈何的音聲表現
大概是因為成本問題吧,本作的聲優并沒有用TV版的豪華一線陣容。而是另開新灶,其中除了中田讓治、南央美這些還奮斗在一線以外,其它的不是現在不怎么出來混的前大牌(如三石琴乃)就是些不怎么出名的二線。而音樂方面,考慮到是格斗游戲吧,其風格完全背離了原作陰森晦澀的風格,基本上全為搖滾和輕快的曲風。倒是那首名叫“Memories of ones”的片尾曲還挺好聽的。
總結
總的來說此作十分容易上手,但系統上又不失深度。雖然在嚴謹性上和GGXX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從其入選斗劇的情況來看還是得到了大眾的肯定。在此推薦原作FANS來玩玩此作,別擔心其是格斗游戲而就難以上手。也推薦格斗游戲愛好者來玩玩此作,別以是動漫改編就小瞧了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