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 F1 2010 賽車調教手冊1. AERODYNAMICS 空氣動力學![](http://adm.962.net/up/2010-9/20109930301542598138.jpg)
FRONT WING ANGLE 前定風翼角度 REAR WING ANGLE 后定風翼角度
定風翼(或稱擾流板)角度影響下壓力(抓地力),調大數值可以增加彎道抓地力防止甩尾,并防止加速時打滑,但會增大阻力減小直道時的最高速度。
2. BRAKING 制動![](http://adm.962.net/up/2010-9/20109930301542596268.jpg)
BALANCE 平衡(剎車制動比)
調整到前輪(F)增加轉向不足,調整到后輪(R)增加轉向過度。這個參數的調整完全取決于個人習慣,一般情況下都會設置成前大后小,因為剎車的時候重心前移,前輪與地面摩擦力大大增加。通常喜歡踩剎車打方向的,稍微向前調(45%-50%),防止甩尾;喜歡踩油門打方向的,放中間(50%);除非有強烈的轉向過度駕駛習慣,否則一般不會往后調。不可調整過大,否則賽車無法正常駕馭。
PRESSURE 剎車壓力
增加剎車壓力,可使剎車更靈敏,但容易抱死輪胎,增大剎車磨損。用方向盤或開啟ABS的選HIGH,用鍵盤的選LOW。
BRAKE SIZE 制動盤大小
增大(LARGE)有更好的散熱效果,但也增加了風阻,減小了直道時的最高速度。減小(SMALL)會導致剎車距離增加,以及導致剎車系統溫度過高而降低剎車效率,嚴重時甚至可能完全失效。
3. BALANCE 平衡![](/up/2010-9/20109930301542598301.jpg)
BALLAST DISTRIBUTION 壓倉物分配
向前(F)增加轉向不足。向后(R)增加轉向過度。一般放中間(50%)就行了。
FRONT ANTI-ROLL BAR 前防滾桿 REAR ANTI-ROLL BAR 后防滾桿
防滾桿也就是防側傾桿,懸掛的組成部分,用于防止彎道時賽車發生傾斜。硬化(+)彎道時轉向更靈敏,但降低了出彎和在不平表面(草地、路肩等)時的抓地力,增加輪胎磨損。如果您經常啃草(開出賽道)或轉向過度,請選擇軟化(-)。此選項(防滾桿)對直道無影響。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