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光環戰爭》超級升級版灰熊號自行設定及評析:以下的設定皆是從HaloWikipedia及敝人設計科幻戰車的經驗整合而成,若有正史請以正史為準。M808B超級升級版灰熊號……
整體評析:
就跟它的設計初衷相同,它是天蝎號的強化版,經增加體積重量來大幅強化自身的火力及防護,在陸戰隊這種常需要強攻突破的軍種中,他們最需要的莫過于此種載具,堅甲重炮的灰熊號往往能在任何戰場上無往不利,但它畢竟只能少量存在于UNSC陸戰隊中,甚至被較次級的升級版取代。
陸戰隊在初波兵力投射上,仰仗的是高速行進的鵜鵠號,未經升級的天蝎號對它來說已經是種沉重的負擔,增重后的灰熊號更是不合格,完全無法在搭載它的情況下還自由進行回避動作,因此搭載灰熊號的鵜鵠號也鮮少直接將它載入火線,免得造成自身與貨物全毀的慘況。
基于此因,灰熊號難以在初波沖突中發揮威力,除非駕駛或指揮官甘愿冒著這種危險投射部隊。
在無法于第一波發揮應有戰力之下,灰熊號的戰場便處處受限,不是投入戰場時已經居于中期,就是做最后的拼死阻擊戰,在后期的戰況中,人類的資源一日日減少,對資源消耗龐大的灰熊號來說,無疑是加深了工業能力的負擔,且UNSC的戰術方針已經不再只是著重于重裝突入,這讓灰熊號更無立足之地。
最后,UNSC終于停止了灰熊號的生產線,并讓剩余者在守勢戰斗中發揮最大的效力,實戰中證明,灰熊號在各地的阻擊及守勢戰斗中成為星盟地面部隊莫大的威脅,但隨著戰場的淪陷,尚在人類行伍中服役灰熊號也漸漸步入歷史,在人類的超重裝戰車史上寫上最后輝煌的一頁……
真實評論:
在以上的評析與設定文中,是比照HaloWikipedia與敝人設計科幻戰車經驗整合而出的,所以倘若以后官方有出真實設定的話,還是以官方為準,不過在官方發言之前,敝人的設定還是有一定的真實性存在……
在灰熊號威猛的外表下,其實藏有不少設計上的缺失,其實就如歷史上出現過的超重裝戰車一樣,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HALO中有很多東西是可以用科技昌明一字帶過的,然而在超科技中仍有許多不可改變的基礎層面。
首先是火力的部份,敝人提出以下不合理的四點:
1.雙炮
2.無車頂機槍
3.第五條履帶
4.不良的履帶設計
5.無主動防衛系統
雙炮的部份,本身就是個科幻游戲的浪漫兼錯誤,在雙炮齊射下,產生的后座力除了對于制退器是種苛求外,炮塔的強度和炮塔環也要大幅強化,才能應付超重的武器系統,其產生的重量將會對戰車的機動力有不良影響。
或許在無人炮塔的設計,可以加長制退距離以減輕制退器的負擔,但灰熊號的自填機是從后方供彈而非從下方,因此過長的行程反而會對裝填過程不利,不能從下方供彈是礙于超大的回旋系統,當天蝎號的炮塔被炸開時就可以看到此項設計。
在它還是天蝎號時,無車頂機槍想必是礙于炮塔頂部空間的不足而未裝設,但灰熊號有足夠空間而未裝設則是令人匪夷所思,HALO中的戰斗雖然是曠野居多,但仍有機會于小空間處戰斗,此時多一挺可以攻擊不同方位的武器就會相當好用,特別是對于灰熊號這種超大型戰車而言。
上文說以高速回轉速度彌補,其實這種方式是不完美且容易衍生出問題的,首先又是炮塔環的問題,高速代表對于炮塔環又要更進一步的加強,且再高速旋轉下急定止,對于旋轉系統也是負擔。
其二就是這種方式不能真正滿足對于多目標的攻擊,一旦目標的方位差距過大,還要求炮塔旋轉將是種緩不濟急的動作,特別是在某些空間中不允許旋轉炮塔。
第五條履帶的設計,是本車最嚴重的錯誤,原先的設計只是為了承受激增的重量,但卻成為原地旋轉最大的問題,撇開旋轉時不能產生回旋力不談,但它反而會產生驚人的阻力,拖垮整輛車的機動性。
更遭糕的是,它尷尬的位置不但拖累機動性,還很容易在回旋中脫落或是早夭,這種因素對后勤和續戰力都是種累贅。
履帶的部份,在接地面積大的方面是值得嘉許的,而寬達車體三分之一寬的接地系統,則是提供了主體極大的防護,但有一點卻極不合理,接地系統的活動范圍是以車中央作為軸心來活動,這種設計雖然提供車輛極大的越堤性,甚至可以吸收掉地雷產生的爆炸力,卻也帶來對避震的問題。
如果震動來自履帶外端,那避震效果將會相當優良,然而越靠近中央,震動就會越來越大,最后甚至是沒有緩沖的直接能量傳遞,此時要擔憂的就不是地雷之類的東西,而是從鵜鵠號直接丟下來的沖擊。
主動防衛系統這東西,其實像IMI出的鐵拳系統,應該就能提前引爆燃料彈,只是為何沒裝,不是工程師的疏失,就是對自己的裝甲過度自信。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