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進入暑期,電玩恐怕仍是孩子們的首選。現如今,很多家長依然反對孩子不務正業..
編者按:進入暑期,電玩恐怕仍是孩子們的首選。現如今,很多家長依然反對孩子“不務正業”,殊不知,電玩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一個世界級的冠軍甚至能有百萬年薪。
電玩就像一把鋒利雙刃劍,走火入魔者比比皆是,翻翻報紙的社會新聞和警法新聞就能搜出一大把;成功案例當然也不在少數,只不過他們的名號大多是在圈內響亮,甚至成了“神”一樣的人物,圈外卻是鮮為人知。
說實話,“玩著游戲就把錢賺了”是不少人的夢想,但是付諸實踐者少之又少,真正成功者是鳳毛麟角,奉勸一下“電玩狂人”們,打打電玩無傷大雅,千萬別耽誤了正事,電子競技也需要有天賦,“別迷戀哥,哥依然是個傳說。”
十年電競 爭議不斷
“兒子,你在干嘛?”
“我在打《魔獸爭霸3》,這可不是普通的游戲,是電子競技體育運動的指定比賽項目,靠打這個,我將來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職業運動員。”
“瞎說什么?就是為打游戲找借口,快寫作業去。”
這是記者采訪一對母子時聽到的對話。自2001年電子競技正式進入中國,10年間,類似對話無數次上演。
究竟什么是電子競技?中國電子競技運動發展中心負責人王治國解釋說,“電子競技是利用高科技軟硬件設備作為運動器械進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運動。通過運動鍛煉,提高參與者的思維能力、反應能力、心眼四肢協調能力和意志力,培養團隊精神。”
“說白了,電子競技就是人與人之間、團隊與團隊之間的一種腦力對抗,靠游戲勝負的形式來體現。”《電子競技》雜志執行主編周奕說。
從1997年第一個正式比賽項目《雷神之錘》開始,電子競技的比賽項目經歷了多次變革,幾乎囊括了當年眾多的知名游戲,如反恐精英(CS)、魔獸爭霸、星際爭霸、帝國時代、極品飛車、實況足球等各種單機游戲。現如今,電子競技賽事的比賽項目主要是以魔獸爭霸3、星際爭霸、DOTA為主的即時戰略游戲。
對于項目的轉變,周奕認為,經過多年來反復驗證,只有這幾款游戲的平衡性和對抗性最好,最適合人與人對抗。但也因為這幾款游戲全部以殺戮為目的,怕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也讓很多家長詬病。
對于此,周奕曾想做一期關于電子競技道德討論的專題,在采訪了一位家長之后,他覺得根本沒有必要討論。“當時問家長,這些游戲會不會太血腥暴力。家長不屑地說,相對于電視上那些不分級的暴力血腥場面,這些游戲算是小兒科,至少還能開發小孩的智力。可那些標榜暴力美學的電影和電視劇,除了感官刺激,還能學到什么呢?”
另外,把電子競技游戲與網絡游戲等同起來,也是眾多人反感電子競技的另一個原因。
“電子競技不同于網絡游戲,網游是玩家與軟件開發者預先設計好的、沒有盡頭的游戲,個別不良網絡游戲開發商為牟取利益甚至在游戲中加入了很多不健康的內容,以誘惑游戲玩家長時間沉迷在游戲之中,需要耗費時間與金錢才能使游戲中的虛擬角色有所提高,誰投入的時間和金錢更多,誰的水平就更高。而電子競技運動一局比賽一般耗時10分鐘至30分鐘,比賽雙方在同樣的游戲環境下進行人與人的直接對抗。即電子競技具備體育競賽精神,而網絡游戲并不具備。”王治國如此解釋電子競技與網絡游戲的區別。
7月3日,新一輪電子競技大賽在石景山中國電競中心舉行。僅在北京,電子競技已吸引30萬大學生關注。
而在網癮研究專家陶宏看來,不良網絡游戲與電子競技游戲因其無限性、成癮性及教唆性,已經成為千百萬學子日常生活的主要、甚至是全部的內容,成為影響他們學習與健康、甚至使他們墮落犯罪的網絡海洛因。
“不能因為這個體育項目沾上游戲兩個字,就不健康。現實中,也有人因為專注踢足球和打籃球而考不上大學,誰會認為這兩個體育項目不健康?”周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