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
本文的開始我就說過,我不想再次批評游戲開發商了,原因是,其實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既是錯誤的發起者,也是受害者。
那些真正對國產游戲未來前景毫不關心的,那些真正只關心一時自身利益的,其實就是那些游戲的經銷商。
他們在1997年刻意夸大《血獅》的游戲質量,哄抬價格,最后根本不在乎《血獅》到了玩家手中后玩家會是什么反應,他們只關心自身是否賺到了錢。結果就是國產單機游戲的信譽從此變為了零。后來的玩家寧可花錢打車去買盜版,也不愿意用同樣的錢在樓下買一張正版。《血獅》毀掉的,幾乎是整個國產游戲單機市場。而在幕后做推手的,就是那些經銷商。在他們眼里,賣什么不重要,賣的后果不重要,能否賺大錢最重要。營銷上不切實際的宣傳加上民族自尊心造就了《血獅》的銷售奇跡。至于賣出去之后的事情,那是你們游戲開發商的問題,反正我是賺夠錢了。
這種情況有多少是因為人為炒作造成的?
時至今日,這些經銷商依舊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仙劍奇俠傳五》發售幾天后,奇怪的“斷貨”出現了。玩家開始在網站上大罵預購網店,但是卻不清楚,這樣的“斷貨”首先就不是網店能夠控制的,而且這樣奇怪的“斷貨”之后不久,新聞就爆出豪華版的《仙劍奇俠傳五》已經賣到上千元依舊無貨。這種巧合是不是過于“巧合”?
筆者很難相信這背后沒有幕后黑手在炒作。百游公司宣稱自己對市場前景估計不足,所以沒有準備充足貨源。但是作為一家信誓旦旦營銷《仙劍奇俠傳五》的公司,難道事先不做市場調查?難道他們不清楚《仙劍》會賣到一個什么程度?一款新游戲也就算了,《仙劍奇俠傳》已經出了五代,加上《古劍奇譚》,他們難道還不清楚該備多少貨?
企業自身的發展,不能以行業的前景為代價。
再一次,《血獅》的悲劇重演了:營銷商的唯利是圖、惡意炒作、哄抬價格等自私手段給了國產游戲單機市場這個奄奄一息的軀體最后一刀。《古劍奇譚》好容易建立起來國產游戲營銷新機制,幾乎被百游完全毀掉了。